注重引導 堅定把握“主旋律”
移風易俗,彰顯社會進步;鄉風文明,淳美和諧家園。移風易俗是建設鄉風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對弘揚社會主旋律至關重要。
福清市是福建經濟最為發達的縣市之一,長期以來紅白喜事攀比浪費現象嚴重。“好面子,婚喪嫁娶、滿月周歲都要大擺宴席,有錢沒錢都要大辦特辦。”生活在福清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這種人情往來風盛行,許多農村家庭深受其苦,“死都死不起。”
青年志愿者向村民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
為此,福清市突出宣傳引導,通過開展“廣教化·美風俗”以及移風易俗“五進”立體宣傳活動,將移風易俗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環境治理范疇,凝聚社會各階層力量,共同抵制起大厝、建大墳、大操大辦不良風氣。
為了使移風易工作真正落實到位,福清市突出村民自治,在全市范圍內強力推進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文明勸導隊“一約一會一隊”建設工作,吸納村里的老黨員、新鄉賢等,參與民間事務調節、監督和服務,同時,引導各村在村規民約中寫入破除迷信、移風易俗等規定,并把要求具體化,讓村民們在遵規守約時有數可循,比如操辦宴席的桌數、菜金標準和喪事的規模等,從而實現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目前,全市438個行政村已實現“一約一會一隊”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福清市還通過抓典型突出示范帶動作用,按照市委提出的“突出抵制‘起大厝建大墳’、抵制‘熟人經濟’等福清特色”的要求,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示范鎮(街)、示范村”創建,共培育了福清市級以上移風易俗示范鎮(街)、示范村33個。各鎮街對照示范鎮村創建標準,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時,注重發揮本地特色,形成了一些特色做法。如,新厝鎮主打光賢文化品牌,精心打造鄉風館、鄉賢館,以文化凝聚民心,弘揚民俗;高山鎮開展了“我們的家風家訓”活動,引導家家戶戶寫家風、曬家訓、立家規、傳家訓、講家事、樹家風;陽下街道溪頭村圍繞孝廉文化及鄉風文明,打造孝廉文化展廳及仿古文化長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