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石碑
文明風7月23日訊? 閩侯縣洋里梧溪,風景秀麗、民風淳樸。梧溪余氏家風家訓宗祠是該村村民的精神信仰。宗祠中的余家家訓更是教導著梧溪村民勤奮好學,熱心公益。2013年梧溪余氏宗親再次集資重修祖祠。該村企業家余朝輝縮減兒子婚宴規模,把節省下來的錢,捐贈村委修家風家訓宗祠。此后,余朝輝還常常節省廠慶資金,用于扶貧助困等慈善事業,系列移風易俗的善舉引起全鄉熱烈反響,鄉親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說,“余朝輝一家好樣的!”。
當年,余朝輝原本準備好了4萬余元要給兒子好好操辦婚宴。后來恰逢村里募集資金修建家風家訓祠堂。余朝輝就與兒子兒媳商量,省出3萬元做公益,這樣他們的結婚也更加有紀念意義。“我認為婚姻的意義不在于排場,如果能省點下來做公益就更有意義。我們祖祖輩輩一直恪守著余家家訓中簡樸為本、助人為樂的箴言。”余朝輝說。正是全家從小受良好的家風家訓潛移默化的影響,深明大義的余朝輝跟兒子兒媳提議節儉辦婚禮,小兩口很快就答應了,采取旅行結婚的方式將省下來的3萬元婚宴費用捐出修繕家風家訓宗祠。
余朝輝年輕時就到閩侯白沙創辦工藝品廠,事業有成的他始終心系鄉親,熱心家鄉公益事業。修建道路捐資榜、修建家風家訓祠堂捐資榜……家鄉的光榮榜上都能看到余朝輝的名字。近年來,在閩侯縣委縣政府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同時,余朝輝更是不遺余力地帶頭做好移風易俗工作,節省廠慶經費投入梧溪村公益事業。截至目前余朝輝共投入30余萬元用于梧溪公益事業。
洋里梧溪村像余朝輝這樣愛鄉愛家熱心家鄉公益的村民還有很多。“我們梧溪一直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更是影響著每一個人,在外的梧溪游子們,都很關心家鄉的發展,并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各自的力量,村民余廣鑾在外創業取得成功,回鄉將自己民房改成了民宿“閩康綠園”,用于招待來梧溪旅游的游客。”梧溪村黨支部書記余端秀介紹說,梧溪村能有現在良好的的民風,離不開他們尊師崇文的思想。
梧溪村歷來重視教育、人才輩出。在梧溪祠堂廣場上遺留下來的古代套馬的石碑更是彰顯了梧溪人在科舉中取得的成就。古代的梧溪村為每一位在科舉考試中考取“進士”、“文魁”、“武舉”的村民立一塊石碑套馬。此外,祠堂內還掛有牌匾,表彰考取名校、博士的本村學子,以此來鼓勵年輕一代自強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