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19日訊(通訊員 葉永仕)“大家好,我叫鄭曉娜,來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平時我喜歡閱讀與旅行。希望在這次支教中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給大家帶來有意思和有價值的東西,同時豐富自己的閱歷,與大家一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7月16日,2018年清華大學教育扶貧中外大學生暑期赴浦城支教活動在榮華實驗學校召開啟動儀式,來自清華大學中文、生命科學、法學、環境、電子等五個專業的大學生以及三位來自巴西、瑞士和香港的大學生將在該校進行為期10天的英語聽說讀寫、視野拓展、勵志教育和學習經驗交流等支教工作。
支教志愿者在認真備課
來自澳門理工大學的巴西籍大學生羅泰利是第一次參加教育扶貧活動,他對這次活動很感興趣,他認為這是了解中國的一次很好的機會。同時這也是他第一次當老師,學生對他很是熱情,他希望能在短短的十天時間里,能讓這些學生近距離地感受英語口語,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幫助。
作為這次活動的帶隊老師——王英,是清華大學外文系的一名講師,今年是她第四次參加教育扶貧活動。做為一名英語教師,在感慨教育地域不均衡的同時,她對基層教師的投入心力和管理效率表示贊同。她對記者說道,在她走過不同省份的各個學校,普遍有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往往在聽、說、讀上下了很大功夫,寫作能力相對較弱,因此他們在支教的時候也會有所側重,希望對學生們有所助益。
支教志愿者在上課
支教活動結束后,這群中外師生還將參加閉營式暨聯歡會、關愛留守兒童專題活動、下鄉家訪、實地調研浦城當地人文歷史和開展英語勵志講座活動。
據了解,自2006年起,清華大學每年暑期組織學校師生及國外大學生志愿者,赴貧困地區中小學開展學習方法、健康教育、視野開拓、英語、計算機等學科知識輔導及交流活動。中外支教志愿者的足跡至今已經走遍中國20個省及自治區,受惠兒童超過160000人。該活動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港澳臺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志愿者,累計參與的中外師生達3720人,現已成為清華規模最大的具有國際影響的公益項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這群中外支教志愿者的感染下,走進清華的浦城學子,將會越來越多。(浦城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