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塘村聯合巡邏隊準備出發。
清除樹枝保證廣角鏡“光亮”。
身處車水馬龍的324國道旁,如何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的方法很多,比如蓮塘村通過村民自發訂立措施、村企聯合巡邏等;而有著“詩音許厝”之稱的許厝村,還用村民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來宣傳交通安全,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識。
蓮塘村
多形式提升居民安全意識,村企聯合巡邏保安全
蓮塘村是內厝鎮知名的“美麗鄉村”,地理位置優越,現代物流園、巷北工業園兩大產業分布兩側。蓮塘十分注重保護傳統文化,村中不僅設立蓮塘書院,傳承孝老愛親傳統,還恢復了尚武堂,申報“宋江陣”為市級非遺文化,是一個展示閩南民俗文化的窗口。
蓮塘村的管理井然有序,要歸功于村民自發成立的清風蓮塘促進會、公親會等,他們認真制定了《蓮塘村干部管理辦法(試行)》《公親會工作制度》等,特別是完善了《國道應急隊工作制度》,加強交通治安巡查、實戰演練等,保障村民們出行的安全。
蓮塘村副主任林水旺說,蓮塘村位于內厝鎮中部,有3700多村民,324國道和324國道復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穿村而過。交通復雜,提升村民安全意識就顯得特別重要,每到重大的節日,村干部和村民小組長都會自發組織前往各路口維持秩序,還在路口設立了勸導站。平時,村干部們還會經常提醒村民“騎摩托車要戴頭盔”等。由于交通安全宣傳到位,村民安全意識較強,五年來蓮塘村都沒發生過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在提升村民安全意識的同時,村里在“硬件”方面也頗費心思。民安大道與村道交接處有個陡坡,去年村里在民安大道上安裝了隔離欄后,大大減少了這個路口的事故。
蓮塘村在維護交通安全方面還有一個特別的做法:與村里的企業柯依達公司聯合成立巡邏隊,村里和企業各派2個人,隊員有統一的制服,配備了巡邏必需的設備,還有一輛專用的巡邏面包車,每天在國道、村道和廠道巡查,尤其是深夜12點至凌晨4點。
許厝村
環村道安裝十多面廣角鏡,村民積極維護交通設施
許厝村擁有不少“光環”:文化先進村、廈門文化第一村、省級生態文明村、市級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先進村、市級文明村、美麗鄉村建設典范村。
以“詩音許厝”為品牌,村里的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氛圍濃厚。這里流傳著詩人魯藜的革命故事,有上百人的樂隊和薌劇隊,而村民們的歌舞、小品更是以獨特的演出風格走紅廈門、泉州、漳州等地。
除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地處省級風景名勝區香山腳下的許厝風光迷人,規劃中的木棧道連通到許山頭自然村,把許厝詩音文化與休閑旅游有機結合起來。
許厝的村道與外面的大路有7個交叉口,不少村民保留著牛耕的習慣,交通安全壓力不小。為此,村里十分重視交通安全宣傳,通過各種演出形式,加強村民交通安全意識。
此外,去年以來環村道上還安裝了一百多米減速帶和10多面廣角鏡,這幾年來都沒發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許厝村副主任許東旭說,交通安全宣傳到位,村民們的安全意識也得到大幅提升,環村道處處安裝廣角鏡,村民還積極參與維護交通設施。(廈門晚報文/圖 記者 廖勇飛 通訊員 祝真平 王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