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文明風6月27日訊? 近年來,漳州南靖縣高度重視,積極打造集非遺傳承、文化展示、歷史回顧、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文化工程,非遺保護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期間,南靖縣分別舉行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點。其中,有1個省級非遺項目田螺坑客家山歌傳習點——3個市級非遺項目提線木偶、歌仔戲、越南竹竿舞等傳習點,這批非遺傳習點分別設立在福建土樓德育基地、南靖縣書洋中心小學、龍山中心小學和豐田華僑學校。進一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實現南靖縣非遺“活態”展示,在全社會營造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
據悉,截至目前南靖縣已成功申報3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1項國家級、3項省級、5項市級、26項縣級。目前,進駐這批傳習點的非遺項目包括客家土樓營造技藝、南靖四平鑼鼓樂、南靖竹馬戲、火梨花傳統手工制作技藝等,傳習點設有手工技藝專區、加工技藝專區、文學傳說專區等,這批傳習點將作為向群眾展示和宣傳南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平臺,傳統手工制作技藝、民間藝術、民間文學、民俗活動、傳統曲藝等許多重要的非遺保護項目將在這里獲得更好的整理、展示和傳承。相關業務部門將組織當地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就近開展傳承、授徒、培訓、交流活動。同時,展示當地非遺項目的資料圖片、實物,以擴大宣傳和社會影響,使非遺傳承活動步入正軌,持續有序開展。同時,南靖縣文廣體局通過與南靖縣教育局密切合作,加大專項資金扶持,依托學校組織非遺項目教學、編排文藝節目、展示優秀作品,深入挖掘非遺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讓更多的市民學生充分感受非遺魅力、參與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讓非遺活態傳承、活力再現。
這批傳習點的成立,將推動重點非遺項目的實物展覽、展銷,展示南靖縣非遺項目和保護成果,引導全縣群眾一起行動,共同關注非遺傳承保護,實現南靖縣非遺“活態”傳承展示,為文明南靖增添新亮點。(漳州文明網 南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 南靖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