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小葵”活用線上線下 第一時間“微”服務對應訴求
面對互聯網一代,主流思想如何活化,正能量如何傳播?福建師大就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借助互聯網,巧用、活用新媒體,讓文明傳播生動活潑、入腦入心,打造柔性思想引領方式,讓有意義的事也有意思,實現主流價值的有效傳導。
面對與網絡關系密不可分的大學生,福建師大始終堅定“學生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的工作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從線下延伸到了線上,不斷地鞏固和拓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發揮新興優勢平臺粉絲量大、活躍度好等特點,福建師大建立起覆蓋學校、學院、年級、班級、社團5個層級的新媒體矩陣,橫向覆蓋微博、微信、QQ、微視、易班“五網聯動”的“微”工作體系。每天,1600多個官方賬號每個至少發布一條正能量內容,隨時隨地為學生服務之余,利用時下最流行的直播、知乎平臺,直播校園事、身邊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和親和力。
在福建師大,有一個形象時刻活躍在學生當中,在理論學習的最前沿、在志愿服務的第一現場、在輿論引導的主力軍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就是學校的網絡卡通形象“福師大小葵”,從2012年底誕生至今,以陽光、向日葵為原型的“小葵”,已成為傳播主流價值的線上代言人,小葵新媒體工作室用動畫、漫畫、沙畫、H5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發了數十種、560余件網絡文化產品。
依托“小葵”,福建師大在全國高校率先成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創產品展示、體驗、創作的“文創空間”——“福師大小葵館”,通過現場展示、互動體驗、產品共創等方式,讓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眼心聯通,同步共鳴”。當前,小葵館的作用不斷延伸,開館兩年多來,吸引了全國近400個單位前來交流學習,如今成為學習十九大精神和傳播新思想的“網紅陣地”。
此外,福建師大在全國高校率先研發的“青馬易戰”移動端軟件,將思政課課程的知識點轉化為12500多道試題,使在線學習馬克思主義能隨時隨地進行;類似網絡游戲的通關設置、排行榜展示、積分兌換獎品,以及答題情況納入學生綜合考評和思政課課程成績等,增強了軟件的思想性、學習性和趣味性,極大調動了青年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同樣,架設在新媒體平臺上的學生服務聯動協調中心,通過“線上收集問題—線下協調聯動—線上溝通反饋”的“微”服務,第一時間回應解決學生訴求。五年來,“有困難,找小聯”成為校園流行語,在服務學生的同時,“小聯”也成為校園文明風尚的倡導者和引領者。
福建師大黨委副書記潘玉騰說,校園文明是福建師大相伴而生的文化積淀和優良傳統,創新發展工作方法,讓師生在春風化雨中感悟傳承百年老校的思想價值和文化理想,是我們新師大人的承擔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