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座談會
文明風5月23日訊(通訊員 馬兆湘 江永姑)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塑魂,文明是保障。每年的農歷四月素食民俗文化節是通賢鎮的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地方特色鮮明,民俗傳統文化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通賢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為倡導文明新風,今年的素食文化節,通賢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聚力鄉風文明建設。
一是挖掘內涵,因勢利導。召開由相關村素食文化節理事會牽頭人參加的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會,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節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和現實意義,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緊密結合,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因勢利導,深化研究,使其在新時代條件下發揮積極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
二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節日,唱響時代主旋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素食文化節百姓生活,營造人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增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激發社會正能量。如在擺放供品時,增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和國泰民安、厚德載物、扶貧濟困等正能量元素。
三是全民動員,深入開展我愛我家村容村貌整治家園清潔行動。結合素食文化節家家戶戶全民自發大掃除的傳統習俗,發揮社會力量,開展“垃圾不落地、環境更美麗”行動,加強各村突出環境問題的綜合治理,認真落實環境衛生整治責任制,引導村民自覺遵守鎮生態環境保護鎮規民約,自覺執行垃圾收費制度,確保家中、村道、巷道環境衛生,改善水流域環境質量,確保水清地凈。
四是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鄉風文明的傳播。素食民俗文化節活動期間,各村理事會均會組織看大戲活動。鎮文化站以此為契機,積極引導各村理事會在節日期間為群眾提供豐富優秀的文化產品。在邀請文藝表演時,加強文藝節目內容把關,確保文藝節目內容突出新農村特色、弘揚社會正能量、健康、積極向上、形式豐富多樣、農民喜聞樂見,嚴防與新農村建設格格不入的低級趣味表演污染文化環境。如在文坑村的素質文化活動中,通賢村的文藝隊帶來了《移風易俗樹新風》快板和《中國夢》等節目。
五是深入開展鎮規民約宣傳活動,倡導文明新風。通過印制宣傳冊、開展宣傳咨詢活動、上門宣傳等方式,大力宣傳《通賢鎮移風易俗鎮規民約》、《通賢鎮生態環境保護鄉規民約》、《百嘴巖旅游景區生態保護鎮規民約》,倡導廣大群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祭掃雅辦、節儉操辦、情趣健康、摒棄陋習,使《鎮規民約》內容深入人心,引導群眾正確理解和遵守《鎮規民約》,有力規范行為。
六是講好通賢故事,開展“三傳三做”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講好通賢紅色故事,引導廣大群眾傳承通賢紅色血脈、爭做蘇區好黨員好干部好群眾;講好客家優秀傳統文化,講好袓訓、家訓、家規、家教、家風故事,引導廣大群眾傳承客家傳統文化、爭做新農村道德模范;講好創業故事,引導廣大群眾傳承通賢人勇闖特區精神,爭做時代創業先鋒。
此外,通賢鎮還開展了我學習、我踐行、移風易俗簽名活動,振興鄉村發展思路大討論征集金點子活動、鄉賢文化宣傳活動和創建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客家袓訓家規家風等宣傳活動。通過開展活動,賦予素食文化節新的文化內涵,為振興鄉村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通賢鎮文坑村的張余明說,今年,在村素食民俗文化節理事會和村兩委的倡導下,許多群眾放的鞭炮比往年少了許多,文藝節目內容也更接地氣,積極向上,渙發鄉村文明新氣象。(上杭縣文明辦馬兆湘 江永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