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現場
文明風5月21日訊(通訊員洪春來)18日下午,豐澤區組織召開全區移風易俗工作座談會,交流移風易俗工作開展情況。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順安參加。
推動移風易俗,凈化社會風氣,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一項順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座談會上,區直有關部門、街道社區分別結合各自實際,就破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進行了交流發言,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會議要求,區委文明辦要認真梳理與會人員分享的優秀經驗做法及提出的意見建議,匯編成冊,方便各個社區之間互為學習借鑒;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落細落小落實,將移風易俗載入居規民約,突出規范、分門別類、細化標準,如普渡、過壽、紅白喜事等都有明確規定;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形成移風易俗良好社會氛圍。
豐澤社區通過建立“家風園”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自移風易俗活動開展以來,豐澤區大力破除陳規陋習,一股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寶山社區實行獎懲制度,成立“一約四會”督查小組、制定“一約四會”章程,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如今,在寶山社區,婚喪嫁娶操辦的尺度有了標準,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漸成當地新風尚。婚宴沒有彩排桌,黨員干部婚宴不超15桌,居民依據自身經濟條件從簡儉辦。喪事取消功德桌,落山桌與日常飯菜也一切從簡。此外,神事不辦,喜慶宴請只限男女雙方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親戚朋友鄰里不請。截止目前,該社區引導簡辦的婚喪喜事共360場。
利用“三下鄉”開展向移風易俗簽名活動
“按照以前的習俗,‘三年脫孝’一定要辦宴席,現在基本上都不辦了。”燈星社區勇破“陋習”,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到異地學習“美麗鄉村”建設和移風易俗工作,制定“移風易俗”居規民約,帶動了社區民風的轉變。社區一位企業家給母親過壽,帶頭簡辦,并將節約的費用捐給老年人協會,用于發放老人生活補助,得到了群眾盛贊。
目前,豐澤區79個社區均成立“紅白事”理事會,制定移風易俗工作的規章制度。力爭用2年至3年時間形成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的風尚,為全面開創泉州市核心區新局面提供良好的社會風尚和道德環境。到2020年,全區社區“一約四會”建設實現制度化、常態化,移風易俗成為居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