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憂解難化解糾紛
用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
“不僅及時化解糾紛,效果非常好。還籌款給予困難群眾救濟,體會到法庭是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受到了村民的點贊,非常滿意。”景區村南靖縣書洋鎮下田治村黨支部書記簡茂忠深有體會地說道。2016年1月19日,南靖縣書洋鎮下田治村村民簡某德受同村肖某雇請拆除當地一墻體時突然倒塌,簡某德被壓當場身亡。死者簡某的親屬于2016年2月16日將肖某起訴至南靖縣人民法院土樓人民法庭。在區分過錯責任后,承辦法官先后10多次與肖某及其親屬溝通,最終促使肖某和墻體管理方一次性賠付19萬元。在案件調解過程當中,法庭也看到了原告方的家庭失去了主勞動力,家庭也比較困難。于是志愿者不僅把這一群眾困難寫入“民情日記”,也真切行動起來。2016年7月,通過多方籌集,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給予簡某家庭救濟4萬元。
志愿者服務隊還成立化解景區糾紛突擊隊,承擔著急、難、險、要化解任務。一游客未購票自行進入在景區村同學家游玩。期間,酒后游泳溺亡引發賠償糾紛,土樓管委會請求志愿者服務隊介入調解。面對70多位親人一波又一波哭鬧、一次又一次扔礦泉水瓶無理發泄,志愿者突擊隊法官忍著疲勞和饑餓,沉著應對,經過12個小時法律釋明、情緒疏導,終于促成人道救助協議,有效維護5A級景區安定。
為有效維護土樓景區的安定穩定,擴大志愿者隊伍,20多名特邀樓長調解員、景區村調解員、村主干等融入了志愿者隊伍,劃分三個服務片區,分由三名法官志愿者帶隊,穿梭于景區各個角落、勸導游客、發放維權宣傳單、服務國內外游客。出臺《司法服務全域旅游十條措施》,與旅游局、市場監管、交警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獲得縣委書記批示肯定。如今景區法官工作室、“假日巡回法庭”、二維碼直通法庭等司法服務已全覆蓋5A級南靖景區,讓游客安全感永遠在司法服務區,實現土樓與法治同成長、同進步的建隊宗旨。
不予余力做好民情服務
法中有情溫暖貼心
“庭長,這次慰問張阿姨物資款,我和李志鵬商量好了,由我們兩個來承擔。”90后志愿者鄭國寶對黃庭長真誠地說道;一旁李志鵬也說道:“這一‘民情任務’由我們兩個年青人來認領。”。
原來,今年3月7日,一次下鄉去送達一份應訴材料,當到達被告張某家時,張某叔叔告訴黃庭長和鄭國寶:“張某早已外出躲債多年,留下患腦血栓的母親臥病在床多年。日常,由我買些食物供嫂子生活,還每月就近到當地衛生院為嫂子拿些抗血栓藥品。”黃庭長囑咐鄭國寶把張阿姨情況記入“民情日記”。
3月30日,待案件審結后,志愿者們籌集部分資金,購買些食物,想盡辦法給予張阿姨“法外幫助”,讓感受到司法的溫暖。于是,發生開頭“認領民情任務”那一幕。
法中有情,才讓法律有了溫度。像資助張阿姨的情況,不斷在志愿者們中演繹,這只是法庭近年來身懷愛民之心,力行為民之舉,滿腔熱情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一幕。
2016年1月的一天下午,法庭志愿服務電話再次響了,是一個老人打來的:“我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如今卻無人養我,我要打官司……”聲音很低沉、很無助。
“我們馬上派人上門為您辦理立案手續。”訴前調解的志愿者放下電話,立即長途驅車幾十公里,走了一段山路后,傍晚時分來到劉老漢所在景區周邊山村為劉老漢辦理立案手續。
“大爺、大媽,我們把最后這部分賠償款給你們送來了,您們收好啊!”庭長和志愿者藍智清驅車30多公里,再步行幾公里的山路終于將這筆遲到的賠償款送到殘疾的當事人賴大爺手里。
一筆筆救濟、一次次上門,一聲聲問候……,“民情日記”里的服務不斷被記錄成“民情賬本”,記錄著服務對象、聯系方式、片區負責人、認領志愿者、服務方式和次數等等;賬賬為民、本本為公的“民情任務”也不斷被一張張笑臉的青年志愿者認領、銷號。
“嗯、嗯……。”景區沿途的田中村啞吧肖某,豎起大拇指,用他激動的語言,不斷稱贊著經常上門為他服務的志愿者。這無不體現出志愿者們把群眾“急事”放在心上,杠在肩上,他們以一份份愛,讓法律有了溫度,讓志愿更溫暖。(漳州文明網 黃志雄 戴益玲 蔡雨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