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洲陳氏家風家訓館內展示家風家訓
強陣地,打造特色家風紀念館
依托倉山文人輩出的歷史文化積淀,林浦村“七科八進士”“三代五尚書”和“國師三祭酒”創造了中國開科取士前年來的“冠絕盛況”,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高官厚祿之下無人貪張枉法,其家風家訓對后人借鑒意義不言而喻。我區建設修繕一批家風家訓館,如城門鎮廉江書院家風家訓館,螺洲鎮陳氏五樓家風家訓館,蓋山鎮嚴復家風家訓館等。以紀錄片的方式進行宣講,結合現場展示和宣講員的介紹,宣傳優秀家風家訓。
廣宣傳,傳遞優秀家風正能量
通過在各鎮街開展家風家訓宣傳活動,以舉辦活動,入戶宣傳,張貼公益廣告等形式宣傳優秀家風家訓。通過主動對接省、市主流媒體,在報紙、電視等媒體刊播移風易俗、家風家訓有關新聞50余篇,區委文明辦主任馮魁在福州電視臺《移風易俗》訪談節目也對我區的移風易俗、家風家訓工作進行了梳理和介紹和宣傳。同時,依托區屬網絡媒體,如“倉山微文明”“醉美倉山”微信公眾號,倉山新聞網等,推出大量家風家訓宣傳報道,有力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重教育,激發學習家風新潮流
深入我區中小學校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以“經典詩文誦讀”、“家風家訓”為校園特色,突出傳統文化氣息,注重厚德載物、大氣沉靜的校園文化。通過開展誦讀經典活動,提高學校文化建設和人文教育。在各鎮街廣泛開展道德講壇,將家風家訓的融入道德講壇的內容中,圍繞什么是家風家訓、傳承良好家風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傳承良好的家風家訓,從身邊的例子、名人的事跡、典型的社會事件、輿論的熱點話題入手,講述家風家訓的古今意義。有效引導居民群眾自覺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到建設良好家風的活動中。(倉山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