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師附小興趣愛好班,書法課。
心懷理想
敢當筑夢者
“我長大以后想當一個恐龍學家”、“我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多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航天員”……一行行稚嫩的筆跡里,承載的是一個個遠大的理想。在頂樓的追夢室,陳列柜的玻璃瓶里裝滿了小紙條。
“這里裝載著每個畢業班學生的夢想,多年后的同學聚會再次打開,會是一段美好的青春記憶。”阮光清說,希望這里是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青少年要敢于構筑自己的夢想,有了夢想就有了方向,向著夢想前進,他們的未來就在前方。
如何將理想信念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間?多年來,寧師附小堅持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發,提煉出“追夢教育”的辦學主張。何謂追夢教育?說到底,追夢教育就是人生理想教育,追求精致教育、發現美感教育、實現優質教育。
“我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關注孩子的勵志志向成長,如何可持續成長,培養一個孩子幸福快樂生活,除了課程引領,校輔課堂、校園文明建設同樣重要。”阮光清一語中的。
比較國內教育和發達國家的教育,這就是主要區別之處。國內傳統教育的目的,比較普遍的認識是為國家、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學生從小學開始就以學讀、寫、算為目的,為的是將來上一個好中學,上好中學的目的是上好大學,上好大學的目的是找好工作。
發達國家的小學則不以教讀、寫、算為目的,而是教學生怎樣處理人際關系,要與人為善,要有禮貌,要遵守公共秩序,對知識有好奇心。中學逐漸強調讀、寫、算。大學強調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活動。因此,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對真善美有較強鑒別力。
“落實好國家教育政策很重要,但教育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孩子幸福快樂成長,這才是教育的根本之道。”阮光清說,校輔課堂同樣是有形課堂地補充。寧師附小更注重家風、家訓、校風、班風等因年齡制宜的設計綜合性實踐體驗課程,這也是為校園文明建設打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