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4月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張文 張燊)昨日上午9點,在閩清縣世紀廣場,閩清縣紀委監委組織部分機關單位、村居擺設移風易俗宣傳服務工作臺,同時,現場有100多輛自行車車上插著“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的彩旗,由100多人迎著春風騎向鄉村。騎行隊長黃智祥說,他們將騎行50多公里,向沿途群眾發放宣傳移風易俗和文明祭祀宣傳單。
清明節前夕,閩清縣各部門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立體宣傳活動,向全縣群眾發出“文明祭祀倡議書”,鼓勵居民通過植樹、獻鮮花、開追思會等儀式寄托哀思,在緬懷先人的同時,品讀家規家訓,傳承優良家風,營造文明、進步、和諧的文化氛圍。各鄉鎮、村居開展各種形式的“告別陋習文明祭祀”活動,以文明、環保、健康、安全的祭掃方式表達思念之情。
據介紹,針對以前清明祭祀中存在的亂燒紙錢、大操大辦、噪音擾民、環境污染等不文明現象,今年以來,縣紀委監委建立“135”移風易俗工作機制,“1”就是建立一個立體化宣傳體系;“3”就是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監督環節;“5”就是對黨員干部參與婚喪喜慶等民俗活動進行承諾、審批、公示、檢查、處理五項配套管理措施?!?35”移風易俗機制啟動后,該縣清明祭祀風俗為之嬗變。
“不燒紙錢,不擺祭品,不放鞭炮,家鄉的祭祀風氣變了?!眮碜蚤}清縣僑聯的劉彬說,受全縣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的風氣影響,今年清明節前從馬來西亞詩巫回來祭祀的華僑也自覺遵守文明祭祀的要求,并贊嘆家鄉祭祀風俗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