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藏“新”景象 古城思今待發展
莆田悠久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古城文化。但宋建的興化府城、明建的平海衛城在1939年均遭拆毀,古城墻不復存在。目前,莆田全市僅存莆禧古城一座,與惠安崇武古城、霞浦大京城堡同為福建省現存的明代三大抗倭古城。
莆禧城距今有630年的歷史,現存1335米長的明代古城墻,2座精致的古城門,2條完整的十字街,20多幢明清風格的古民居,以及天妃宮、城隍廟、八卦井、坡路頂、凸龜、長溝和萬壽井等一大批古城附屬文物,是我國東南沿海幸存至今為數不多的古代海防工事,其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和文化價值。1956年,莆禧城被列為莆田縣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福建省文管辦撥專款進行小規模的搶救性修繕;1996年,莆禧城墻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由于歷史原因,莆禧的明代古城墻慘遭破壞、岌岌可危,古城的眾多附屬文物和“非遺”瑰寶日漸消失,城內大批明清風格的古民居面臨坍塌和拆毀的危險。隨著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文化旅游業的迅猛發展,莆禧古城作為北岸文化旅游的重要景點,備受世人關注和青睞。然而,隨著大批游客涌進莆禧城,古城及其相關文物的保護刻不容緩。
近年來,莆田市文化部門和北岸黨工委管委會,對莆禧古城文化旅游項目的科學決策和文化創意進行長時間的調研論證。北岸正在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專項行動,著力打造“英雄古城”文化旅游品牌,特別是古城至今傳承著豐富多樣的獨特民俗活動,如媽祖繞境巡安、城隍神巡城,還有爬刀梯、象火昏、擺棕轎、過蚌龜、渡大安橋、進坡路頂、走蜈蚣道等,千人表演萬人觀看,均屬莆禧古城寶貴的民間習俗遺產,為進一步發展規劃莆禧古城旅游產業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和資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