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
“文化+旅游” 蓮花褒歌路更寬
對于今年將比賽辦到景區的創新,各路專家給出高度肯定。
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認為,把褒歌比賽和景區的旅游景點融合在一起,對今后宣傳金光湖的旅游資源、風景資源,吸引外地游客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廈門市文化館館長、非遺中心主任陳娟表示,褒歌比賽放在金光湖辦,把非遺保護跟旅游結合在一起,對推廣褒歌文化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對于發揚傳承其他非遺文化也是一個很好的借鑒。今后,市非遺中心將把蓮花褒歌與其他非遺項目,通過現場演出的形式、對臺交流的形式、閩南文化節的形式來推廣。同時,把蓮花褒歌搬上全市甚至是更大的舞臺,讓蓮花褒歌的傳承人更多接觸外界,讓外界更了解蓮花褒歌。
比賽辦到景區,“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讓本次比賽吸引了一支特別的隊伍——蓮花小坪農家山莊代表隊。隊員由蓮花鎮小坪村經營特色民宿和農家樂的老板組成。
隊員高勝利說,近年來鄉村旅游火爆,他在外賺錢后也回到家鄉開起了民宿。為了吸引客源,讓生意更加紅火,他便把目光轉向了在家鄉流傳了數百年的非遺文化——蓮花褒歌。
“文化其實是旅游的核心,擁有文化的旅游項目更有生命力,因此我們計劃把專家請過來,現場教小朋友們唱褒歌,這樣既可以把非遺文化長長久久地傳承下去,也可以把旅游做起來,發展家鄉經濟?!备邉倮f。
【名片】
省級“非遺”蓮花褒歌
省級“非遺”蓮花褒歌屬閩南話山歌,是同安區蓮花鎮山民在種茶制茶勞動過程中即興創作而唱的短歌,具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
蓮花褒歌歌詞一般一首四句,每句押韻,多以男女對唱方式進行。歌詞內容一般都是歌唱者根據勞動經歷或思想感情即興編創,感情真摯、樸實并體現出山民的智慧和藝術才能。褒歌曲調流暢優美,無須伴奏,或對山而歌,或席地而唱,或邊走邊吟,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佳句迭出,妙趣橫生。
據傳,自明代嘉靖年后,同安蓮花山區小坪及毗鄰的安溪就盛行褒歌,迄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2007年蓮花褒歌入選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開始,蓮花褒歌賽首次舉辦,此后每年舉辦一屆,如今已是第十二個年頭。這項蓮花鎮及周邊山村農民文化活動盛事,逐漸成為同安區文化旅游新的資源。(廈門日報文/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 余雪燕 盧雅娟 圖/通訊員 陳嘉新 夏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