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28日訊? 在福建省政和縣高山區,千百年來流行著吃新娘茶的習俗。茶,是用喝的,為什么又說是“吃”新娘茶?因為,新娘茶實際上是宴席,有豐富的菜肴。過去的傳統,新娘在結婚后要辦四次新娘茶:第一次是在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要給公公婆婆、男方的舅舅、姑丈等長輩敬獻新娘茶;第二次是在婚后第三天上午,新娘要給來幫助辦喜事的婦女們敬獻新娘茶,以表感謝之意;第三次是在每年新春佳節期間挑選日子舉辦最為隆重的新娘茶,一般是正月初三、初六、初九三天,因為在婚后的第二年春節,男方的親戚會辦酒席宴請新娘,新娘為了答謝男方親戚而舉辦新娘茶;第四次是在端午節前一天,這次新娘茶是最隆重的,前三次沒有太多講究,相對簡單,隨著社會發展,現在前三次的新娘茶很少辦,但端午節的新娘茶是必須舉辦的,只是配茶的佳肴也有些變化。
過去,端午節期間舉辦的新娘茶是要精心準備的。來吃新娘茶的人主要是村里年長女性,吃茶前,主人要一家一家去邀請,受邀請婦女也會打扮一番,她們身著清一色的斜襟藍布衫,頭戴頭飾。新娘茶宴席上,一般擺放著配茶的菜肴和果點,酸、甜、苦、辣、咸都有,主要是自家制作的各類菜干、咸菜、紅蛋,紅棗、花生、桂圓、瓜子、糕點、桔餅等。酸、甜、苦、辣、咸寓意人生要經得挫折才可獲得幸福,紅棗、花生、桂圓、瓜子四中干果寓意早生貴子。新娘穿上結婚時的新娘裝或款式古樸的紅衣裳,給長輩沖茶、敬茶,客人笑納后要表示恭喜。吃“新娘茶”隨到隨喝,不必帶任何禮物,茶過數巡就起身告辭,再趕到另一家的茶席。
客人喝完茶離開時,新娘在客人肩上披一根九尺九寸長紅喜繩,寓意是:九和酒諧音,表示主人以茶代酒感謝鄉親們;九為陽數,祈福新娘來年生貴子,添男丁。客人帶走紅喜繩,意味著從主人家借到喜氣,討到吉利,以示將來生活吉祥平安,幸福長久。
相傳,“新娘茶”的習俗,明代就已盛行,歷史久遠,盡管世代更迭,歲月輪轉,此俗盛行不衰,足見山里人情感之古樸純厚,人際之和睦融洽。(政和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