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2日訊(本網記者 康金山)近日,省委文明辦印發了《關于在春節期間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通知》,以講文明、有公德、守秩序、樹新風為主題,春節期間在全省廣泛開展“六項”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營造歡樂喜慶、文明祥和、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在全省上下形成紅紅火火過大年的喜人景象。
一是開展春運便民利民志愿服務活動。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及車票代售點設立志愿服務站點,組織志愿者幫助不熟悉電腦操作的旅客辦理網上訂票,為長時間排隊買票、候車的群眾提供熱水、板凳、雨具和應急藥品及其它相關服務。在返鄉與回城人員較為集中的出發地和到達地的車站、碼頭,依托志愿服務工作站為人們提供出行咨詢、運送行李、照顧老幼等服務。組織交通志愿者在主要交通路口維護行車秩序,組織交通運輸部門在主要道路沿線設立休息站,為自駕車出行返鄉與回城的群眾供應茶水、檢修車輛。
二是開展精準扶貧關愛困難群體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為幫扶重點,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幫扶志愿服務活動,幫助困難群體置辦年貨、張貼春聯、打掃衛生,陪他們拉家常、參加文藝活動,進行身體檢查和心理疏導。組織志愿者參加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維護,便于殘障人士出行。開展“和諧鄰里一家親”活動,把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接到家中,同吃團圓飯,共度除夕夜。針對節日期間留守城市的農民工,組織志愿者開展大拜年活動,送去節日祝福和生活幫助。
三是開展公共文化設施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開展“三下鄉”、“結對子、種文化”志愿服務活動,依托各級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科技館和革命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場所,舉辦知識講座、巡回展覽、文藝演出、閱讀推廣等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深入社區,提供健身指導咨詢,幫助人們樹立健康正確的健身理念,掌握先進科學的健身方法。組織科普志愿者廣泛宣傳科普知識,倡導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引導人們樹立科學文明節儉的生活方式。
四是開展維護環境秩序志愿服務活動。結合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以“建設美麗福建”為主題,組織志愿者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引導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提倡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開展“美藍天、美社區”活動,組織城鄉居民志愿者清理衛生死角,勸導人們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幫助環衛部門及時清理煙花爆竹燃放后的殘屑和廢棄物。開展“垃圾不落地”活動,組織環保志愿者到車站、廟會、景區等地清理垃圾,勸阻不文明行為,協助維護公共秩序,努力營造潔凈舒適、美麗宜人的公共環境。
五是開展助力平安建設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平安志愿者積極參與治安巡查、禁賭禁毒和防范違法犯罪等工作,完善群防群治網絡。組織消防志愿者指導人們正確使用電暖氣、煤爐等取暖設施,宣傳防火防煤氣中毒等生活知識和燃放煙花爆竹的有關規定,消除安全隱患。組織志愿者普及防災避險、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應急處置知識,提高居民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開展“鄰里守望·情暖八閩”志愿服務活動,動員人們為外出過年、度假的鄰里看家守屋,檢查水暖電氣,代收快遞品和報刊。
六是開展弘揚時代新風志愿服務活動。以“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為主題,組織農村中的廣大黨員、基層干部、鄉村教師和創業人士以身作則,引導人們反對和抵制封建迷信、陳規陋習、奢侈浪費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進文明交通志愿服務行動,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宣傳教育活動,勸阻闖紅燈、機動車不禮讓行人、不文明駕駛等行為。開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在景區、口岸宣傳文明旅游知識,強化文明旅游意識,引導游客既當旅游者,又當文明的宣傳者和踐行者。
通知指出,各地各部門要把組織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抓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方案,認真研究部署。各級文明辦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與民政、文化、教育、新聞、機關工委、衛生、體育、環保、消防、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紅十字會等部門的協調溝通,各展所長、各負其責,形成推進工作的整體合力。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要在這項活動中起表率作用,帶頭把工作做好。
通知強調,要以貫徹十九大精神和大力宣傳《志愿服務條例》的頒布實施為主線,強化人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大力弘揚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引導人們在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中培育高尚道德情操。要注重典型示范,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的作用,重視運用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和都市類媒體,大力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的情況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跡,積極營造有利于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濃厚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