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補短板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位于思明區中華街道內的殘疾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在新的一年里將被改造成為中華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向轄區內的老人們提供緊急救援或應急救助服務、上門看病或康復護理、家政、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心理咨詢等更為豐富的服務內容,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像中華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這樣的升級版養老服務點,新的一年里思明區共將建成5家,并鼓勵社會組織運營居家養老項目,繼續探索基層衛生服務站與社區養老服務站“兩站合一”,逐步構建多層次養老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思明區也正是如此實踐的。2017年,思明區擴大智能居家寶服務范圍,落實了98個社區為老服務項目。并試點國家智慧健康養老基地示范項目工作,加快區級養老服務綜合體和街道級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
積極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第八幼兒園羅賓森分園投入使用,第二實驗小學改擴建、金橋幼兒園等項目有序推進,新增學位1080個。協和雙語學校成功開辦,引領民辦教育向國際化、高端化邁進。新培育省名校長后備人選16名,省教學名師、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2名,兌現教育人才獎勵金111萬,非編教師待遇增長23%。全省首創核心價值觀動漫課堂及動漫劇場,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德育工作有機融合。文體衛計等各項事業也蓬勃開展。
思明區始終記掛困難群眾,2017年創新采用“信息共享精準幫扶”模式,兌現就業補貼1.67億元,新增就業5.2萬人次,失業人員再就業4.7萬人次。并提高低保標準,發放圓夢助學、安康計劃等各類救助款6600萬元,惠及群眾超10萬人次。
接下來,思明區還將繼續圍繞平衡充分,加快建設高水平民生事業,通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民生領域,形成政府服務基本兜底、市場資源優質補充的多層次供給體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