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擔當新時代歷史使命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及時展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內容,成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動實踐載體。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黨的十九大報告列出的這些成就,參觀者都能在北京展覽館找到生動注腳。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敝蒙碛跉鈩莼趾甑某删驼宫F場,這句鏗鏘有力的話語更顯意味深長。回顧過往,人們真切感受到,邁向更加光輝的未來,奮進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息。
“能作為首批潛航員駕駛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臺大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創造了世界紀錄的深度進行科考,我感到很驕傲很光榮……”成就展上,“蛟龍”號潛航員唐嘉陵站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模型前說。
作為一名十九大代表,唐嘉陵說,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號召每一位中華兒女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一起努力,“我們一定有能力實現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看著一幅幅照片,“時代楷?!崩畋膼廴?、河北農業大學研究員郭素萍感慨良多:“保國生前一直致力于山區生態建設和科技富民事業。時不我待,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將盡自己所能,把山區開發、林果栽培知識和技術傳授給更多農民,為幫助他們早日脫貧致富貢獻自己的力量?!?/span>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
參觀了成就展,已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孫萍說:“我們將在新時代不負使命、再接再厲,用智慧和實際行動助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推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大踏步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