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建筑給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天堂構“是宮非宮,亦殿非殿”,被譽為“廈門裝飾風格”。
東南網12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廖麗萍)“西班牙的頭上”戴了頂“越南款的法國帽子”,黃榮遠堂成為多元風格的融合典范。
有人說,無論是身置其中從各個細節感受它,還是身置其外從海陸空三方遙瞰它;無論是第一次登臨它,還是最后一次告別它,鼓浪嶼——這個中國最美的地方,第一個給你造成強烈視覺沖擊的最美影像是建筑,最后一個留在你心目中的最美印象還是建筑。
12月2日,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在安徽池州發布,全國100個建筑遺產項目入選,鼓浪嶼近現代建筑群榜上有名。加上去年公布的廈門大學舊址、集美學村等兩個首批名單,廈門已有三處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是根據時間階段劃分的建筑遺產集合,包括了20世紀歷史進程中產生的不同類型的建筑遺產。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經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97位顧問專家委員嚴格推薦把關,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筑學會聯合發布。
“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遍及中國25個省(市、自治區),凸顯了中國優秀傳統建筑風格與形式。與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相比,第二批在文化教育類、工業遺產類、居住類、建筑群等方面均有所增加?!?0世紀是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這些優秀建筑既是精彩的作品,也是重要的國家與城市記憶?!敝袊奈飳W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副會長金磊如是表示。
鼓浪嶼近現代建筑群,由菽莊花園、美國領事館舊址、日本領事館舊址、天主堂、海天堂構、黃榮遠堂等數十座建筑組成,有古羅馬風格及至現代風格,被喻為“建筑博物館”,其中僅“國保”單位的建筑就有30座。這些建筑以華僑建筑居多,既有純西式建筑,也有東南亞殖民地建筑風格,更有將東南亞跟閩南本土元素混合形成的一種全新風格——廈門裝飾風格。
“鼓浪嶼近代建筑濃縮了鼓浪嶼近現代的發展史,是研究中國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的實物資料,同時也為研究我國近現代建筑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碧柗Q鼓浪嶼“活百科”的文史民俗研究者吳永奇說,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和文化價值觀的多元交融,讓人從建筑本身就感覺得到多種文化體系的融合,“就此而言,鼓浪嶼近現代建筑群猶如中國近代史微縮版的文化視窗,見證了亞洲全球化早期各種價值觀念在這座小島交匯、碰撞和融合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