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第一縣結出文明果
東南網12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闕小琴 通訊員 劉建奎 鐘茂富)經歷12年文明趕考路后,“全國林改第一縣”的武平終于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成為龍巖唯一的全國縣級文明城市。
武平,位于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在推進文明創建過程中,武平始終把改善群眾生活環境作為目標。如今,走進武平,寬闊美麗的武平大道讓人賞心悅目,清幽的平橋翠柳城市森林公園令人流連忘返,新建成的兒童樂園每天充滿歡聲笑語,規范的公交停靠站點讓居民感受到出行的舒適……
在干部群眾督察方面,通過建立“四城同創共建群”“文明城市實地共建群”“不文明現象交流群”等多個微信工作群,隨時發現并用微信推送城區不文明現象,相關單位會迅速回應并及時整改;在職能部門督察方面,文明辦、創城辦工作人員每天堅持通過騎行徒步發現問題,三年來共發出《整改意見書》1530份,《整改通報》29期,列出問題清單4351條,整改率97%;在縣級領導督察方面,通過文明委領導帶隊督察,在三年內協調解決109個重點難點問題。
這是武平在創建文明城市中總結出來的常態督察機制,它與領導責任機制、“五項清單”機制、獎懲問責機制、經費保障機制并稱為“五項機制”。縣委文明辦主任林杭英表示,這是夯實武平文明創建成果的有效法寶。
走進校門,給困難學生送去關懷;走進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帶去溫暖;走上街頭,勸導行人出行……截至目前,武平已成立170余支志愿服務隊,有志愿者近8000人。
“中國好人”鄭彩坤、賴茂增、王榮玉,用自己的血汗錢幫助了無數困難家庭、貧困學子和孤寡老人,用真情和溫暖感動著人們;“福建好人”周金明,面對儲戶丟失的1.8萬元錢款,毫不猶豫地報警找失主……作為一個山區小縣,因為“道德模范”“孝心少年”“中國好人”等先進人物的不斷涌現,被譽為“好人之城”。率先在全省成立公民道德建設協會,率先建立全省首個好人數字館,組建縣鄉村三級業余講師團開展宣講活動……
近年來,武平把文化建設與文明縣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大力弘揚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良好道德風尚,形成了全社會學習、關愛、爭當最美人物的濃厚氛圍。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