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軍事題材與英雄主義影視創作研討會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和電影從業者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文藝思想為指引,從理論批評和創作實踐的角度,討論了軍事題材與英雄主義影視創作的現實意義和存在的問題。(12月12日光明日報)
在新時代如何通過影視作品禮贊英雄、謳歌英雄,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拍好軍旅題材的影視顯得尤其重要。
拍好軍旅題材的影視劇,要先認識軍旅題材的意義。不難看到,我們國家拍攝的軍旅題材的作品,每個時期都有讓人印象深刻、影響一代人的軍事題材影片,這當然和軍事題材影片的功能分不開。軍事題材影視為強國興軍提供強大精神力量,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都和國防和軍隊建設息息相關;軍事題材影視可以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只有弄清了本質,軍旅題材的創作才會瞄準目標,少走彎路。讓軍事題材和英雄主義影視作品在熒屏和銀幕上閃耀。
拍好軍旅題材的影視不能跟風。盲目跟風市場固然不好,但也要注意,不要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一說拍主流作品、主旋律作品、英雄主義作品,可能就會出一大批應景追風的創作者,相關部門投了不少錢,結果拍出來的作品,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尤其是軍旅題材的影視,不能盲目追求數量,追求排場,要像一個農民種田那樣好好開墾荒地,選擇良種,鋤草施肥,這樣軍旅題材的作品才能拍一個成功一個。
軍事題材影視劇應該更加關注普通的軍人。軍人尤其是普通軍人的風采,才是我們軍隊的最真實的風采。只有塑造出更多真實、生動、可敬的士兵英雄,才能讓更多的軍人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文藝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具體到軍事題材影視的創作中,我們要以戰斗在一線的基層官兵為中心。元帥、將軍們需要歌頌,士兵英雄也需要書寫。這樣我們才能拍攝出新時代的《小兵張嘎》、許三多,書寫當代人的英雄氣概、家國情懷和人性光輝。
創作一部軍事題材影視,要求創作者必須嚴謹再嚴謹,要保證每個細節都要夠細、夠深。更要多去軍營體驗生活,不能抱任何僥幸心理,即便是一個武器的型號,一個歷史的細節出了紕漏,都逃不過觀眾的火眼金睛。這樣才能拍出更多優秀的軍旅影視,真正壯軍魂、揚軍威,激勵更多熱血青年投身軍旅,為共和國的鋼鐵長城貢獻力量。(晉安區文明網 瀟麗)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