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14日訊(通訊員 高上釵)移風易俗工作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的必然要求。今年來,大田縣始終將移風易俗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列入全縣農村振興戰略,進行重點部署,著力安排,通過“四個結合”實施體制機制,強有力組織推進,久久為功。 實施統分結合,凝聚工作合力。一方面,建立由縣政府辦、縣紀委、宣傳部、文明辦、民政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加強統籌協調,形成“統起來抓、分開去做”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當地移風易俗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方法步驟、保障措施,明確紅白事辦理流程,明確責任主體,既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統一目標,全面履行屬地責任,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縣、鄉(鎮)、村三級層層簽訂責任書,各村與黨員干部簽訂承諾書,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各項工作有效落實。 實施點面結合,實現全面覆蓋。在點上,狠抓試點先行、示范帶動,選樹先進典型,強化示范引領。以遏制“天價彩禮”為重點,在全縣開展“不要彩禮的好媳婦”評選表彰活動,涌現出了不要彩禮的“好媳婦”先進典型,在大田縣電視臺主流媒體進行了報道,引起了強烈反響,倡樹了婚嫁新風。在面上,狠抓全面覆蓋、整體推進,突出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全縣2.9萬名農村黨員全部簽訂“移風易俗示范帶頭承諾書”,以實際行動做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帶頭者。推動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工作細則等規章制度全覆蓋。 實施疏堵結合,增強示范引領。在疏堵結合上,突出抓好四個重點:一是廣泛宣傳動員。從正面宣傳教育入手,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積德行善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各類媒體開辟專欄專題,刊播公益廣告,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和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利用文藝演出、農村廣播、宣傳欄、宣傳畫、宣傳標語等形式深入宣傳移風易俗的要求,推動移風易俗落地生根。二是著力抓好黨員干部這個關鍵。以大田縣提出的“七不準”為抓手,嚴格落實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有關規定,建立報告制度,做好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嚴肅查處違規行為,以黨風政風帶民風。三是開展事跡展覽典型引領。廣泛發動群眾推選移風易俗典型,舉辦孝老愛親、節儉養德事跡展覽,組織進鄉入村巡回報告,引導群眾依規踐諾、崇儉尚德。四是注重以文化人。發揮農村道德講堂、文化講堂作用,宣講移風易俗,抓在經常、融入日常,深入普及孝德節儉文化。 實施獎懲結合,形成長效機制。把移風易俗工作情況作為評選推薦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的重要指標,加大權重。一是加強農村“四德”榜建設。著力讓凡人善舉上榜,為新風正氣立碑,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善行常為、孝順節儉。二是禮遇幫扶孝信儉模范。落實關愛禮遇、困難幫扶舉措,引領全社會學習模范、崇尚模范、關愛模范、爭當模范。三是強化督導考核。同時依法依規開展婚慶、殯葬行業專項治理,強化執法檢查,嚴查低俗行為,解決大操大辦、婚事惡俗等突出問題,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大田縣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