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志愿者驛站為市民提供各種便民服務。(資料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耀東通訊員張榮森洪閩景)藍天白云,繁花綠樹,道路整潔,秩序井然,是一座宜居城市的真實寫照。這一畫面,隨著文明創建工作的不斷推進,正在同安徐徐展開。
在連續兩屆獲評“省級文明城區”后,近年來,同安區緊扣“三轉促發展、三加強惠民生”發展思路,把深化新一輪省級文明城區創建作為全面落實“富美同安趕超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質再提升工程,不斷擦亮城市的精神底色,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城市形象提升。
創新城市管理 人人參與文明創建
市民洪先生帶孩子到蘇頌公園散步,發現路口一個井蓋丟了,他就通過“同安文明衛士”微信公眾號拍照、定位、舉報。20分鐘后,丟失井蓋的地方擺放了一張凳子作警示;1小時后,洪先生的手機接到反饋信息,照片顯示井蓋已被重新安上。一個安全小隱患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消弭于無形。
市民陳先生在同安環城路搭公交時留意到,公交亭有破損,影響市容和安全。陳先生11時13分上報“同安文明衛士”,當天19時58分事件就處置完畢。
這些再平凡不過的小事,其背后體現了近年來同安在城市管理上的可喜變化:城市管理從個別部門主導變成群眾參與管理,人人參與文明創建在同安成為常態。而帶來這一變化的利器,是同安區打造的全國首個城市綜合管理督查平臺――“同安文明衛士”電子督查平臺。
平臺將市容、環衛、綠化、市政、交通、“兩違”、環保、消防、土頭等9項城市管理職能納入文明城市創建日常監管范圍,通過拓展下放區創建辦的督查職能,創新建立了從區創建指揮部、職能部門、鎮(街)到村(居)、班組等多層次、全方位的文明創建督查整改機制,并形成了一支從區領導、職能部門工作人員、鎮(街)村(居)干部到最基層網格員、環衛工人的4700多人創建督查隊伍。
為發動市民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督查,平臺同時開發了微信公眾號,吸引了5400多名熱心市民參與創建督查。僅需通過手機,督查人員和普通市民就能上報城市管理問題,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就能接收、流轉、整改、反饋城市管理問題。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12-11“農家書屋”是鄉風文明的“星火地”
- 2017-12-11以文明建設實績為倉山發展凝心聚力
- 2017-12-11馬尾移風易俗刮起文明新風:紅白喜事“瘦”下來 公益事業“壯”起來
- 2017-12-08用鄉土文化厚培文明鄉風
- 2017-12-08“強制讓座”讓文明變了味
- 2017-12-08順昌鄭坊鎮積極開展創文明縣城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