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2日訊(見習記者 吳靜)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武平縣上榜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武平是福建省四個縣(市)之一、龍巖市唯一的全國縣級文明城市。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武平縣委書記陳廈生代表武平參會,并作為縣級文明城市代表上臺領獎。 從此,武平,一個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的山區縣,成了閩西大地上文明創建工作方面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弘揚革命精神 凝聚干部創建精氣神 武平,是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縣。自2006年以來,已經連續12年不停探索紅土地上的文明創建之路,成為一朵在紅土地上綻放的文明之花。站在歷史的大背景下,武平人民因積極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弘揚革命精神,而已成為中國精神文明建設進程中,鮮為人知卻意義非凡的獨特典范。 作為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縣的武平縣,為改變經濟欠發達現狀,武平人民不斷探索,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革命老區要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更加需要凝聚干部精氣神”的文明創建思路。 2016年7月召開的,中共武平縣第十三屆黨代會,以明確的創建目標凝聚人心,以完善的組織體系提高效率,以健全的工作制度提供保障,努力打造文明創建“八大環境”,武平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推動“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位置。 也就是說,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必須過“八大環境”關。這“八大環境”分別是“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一年多來,武平縣重點打造的文明創建“八大環境”不斷優化,在一些方面還凸顯出了獨特的優勢,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璀璨的精神之花還催生了豐碩的物質文明之果。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武平縣連續四年來國民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總收入等7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居龍巖全市前3名,創造了綠色崛起的武平發展速度。 武平縣委書記王建生(跟前文的那位名字不符 ,是前任嗎)介紹,“僅財政收入,改革開放以來,武平用了20年時間使財政收入過億元,用了10年時間突破2億元,用5年時間實現財政收入超過10億元;去年財政收入增幅繼續保持全市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