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覺得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學習成績不好,陳先生與妻子商量后決定,讓孩子走體育路線“曲線求學”。經多方打聽,一家跆拳道培訓機構向他承諾,只要交費20萬元,就能提供從目前一直到高三的一對一私教服務,并保證孩子在高考前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等級、成為體育特長生。陳先生幾乎沒有猶豫,就與該培訓機構簽訂了包干協議。(11月17日新華網)
看到家長不惜血本,讓孩子曲線求學通過體育特長生這個捷徑走進高校,不得不說,家長的用心良苦。即便是家長花了20萬通過這樣的路徑走進了高等學府,以后他的身體能量能達到體育特長生的標準嗎?
曾經聽那些考體育特長生的家長說,體育特長生考大學有條件上985,沒條件就上一般的體院,畢竟人各有志,大學以后怎么發展還是看個人,但通常走這條路都是為了上個好大學,而體育只是跳板。這樣的體育特長生,即便是通過揠苗助長考上了,又能發揮多少體育的專長?如此誤人誤己,家長還是不要盲目地“投資”為好。
要建設好體育強國,體育特長生不是少了,而是越多越好。可是,大家都明白,要真正培養一個體育特長生,并不是揠苗助長的速成,而是要靠著孩子從小堅韌不拔地刻苦訓練。這些體育苗子,雖然不能成為優秀的運動員,至少他們本著對體育的愛,詮釋的是不折不扣的體育精神。國家招考體育特長生,也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愛上體育,為實現體育強國夢而努力拼搏。
筆者在這起新聞的后面看到這樣一條跟帖,這位網友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是不是體育特長生,培訓機構承諾不了。它不僅依賴教練的訓練水平,還與個人的身體素質、綜合能力、比賽臨場發揮等許多因素有關。”此言可謂一言中的,能不能達到體育特長生的標準,關鍵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能單憑父母的愛子心切,但并非真正的升學良策,假如孩子不情愿,父母的做法就是吃力不討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德智體美勞,是孩子綜合素養的有效組成,讓孩子真正要朝著體育特長生方面發展,除了看孩子愛好,還要細水長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揠苗助長的特長生,非但成不了孩子走進大學的敲門磚,相反還會成為誠信的反作用里,我們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升學只是人生的一個節點,假如道德出現問題,矮化的并不是體育,而是孩子的一輩子。
因此,要培養孩子真正搏擊風雨面向未來的升學能力,不能走揠苗助長的捷徑,這樣才能幫助子女養成誠信品質,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人生之路。(福州文明辦 雷沛弘)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