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村上作貢獻也能當錢花!”近日,銅川市首家大型愛心超市——宜馨超市總店在宜君縣正式啟動,宜君縣委書記劉沖表示:“要讓好人處處受到禮遇,讓他們在生活中、日常消費中都能享受到優惠和實惠,鼓勵更多人爭當好人”。(11月13日中國經濟網)
“愛心亦能當錢花”傳承和引領文明新風。中華民族是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優秀民族,自古就有積德行善的優秀民風。“愛心亦能當錢花”自然成為傳承和引領文明新風的載體。“給村上作貢獻也能當錢花!”,這是個新鮮事,更是好創意,不但能吸引了更多村民積極參與,而且也讓廣大讀者眼前一亮,深受啟發。說到底,若想給村上做貢獻首先需要有一顆愛心,否則,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的人根本談不上能給村上做貢獻。雖然說,許多人獻愛心,做好事不求回報,但是作為社會不能熟視無睹,而應該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表彰獎勵,讓好人得到應有的名利,唯有如此,方能讓崇德揚善蔚然成風,讓更多的人學好人做好事,做好人。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得到更好的踐行。
“愛心亦能當錢花”崇德揚善好創意。把村民給村上獻愛心、做貢獻記錄下來,存儲起來,這需要“道德銀行” 發給他們的“行為存折”,將“行為幣”及時發給做好事的村民。“道德銀行”,通過“行為存折”整合道德資源、積累道德資產、讓人們的愛心充分展示,價值充分體現。具體做法是給做好事的村民發放“宜心卡”, 該卡每1個積分等同于人民幣1元,獻出愛心的人、道德模范和積極參加公益活動、表現突出的貧困戶、普通村民等,都可通過道德評議會獲得相應的愛心積分,用相應的積分可在全縣宜馨超市兌換相應價值的物品。 既能享受獻愛心的快樂,又能得到做貢獻的實惠。從而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村民參與公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放大愛心價值,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愛心亦能當錢花”讓崇德向善蔚然成風。實踐證明,一個人、一個村從德向善的力量有限的,但千百萬人的力量融合到一起,就能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促進會崇德向善蔚然成風,從而加快美麗鄉村的進程。毫無疑問,“愛心亦能當錢花”,搭建“道德銀行”自然能成為凝德聚力的堅實載體,彰顯和放大文明的力量,為凝心聚力謀發展,大干快上奔小康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加速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步伐。
由此可見,“愛心亦能當錢花”不失為崇德揚善好創意,建設美麗鄉村的好平臺。值得學習借鑒和大力推廣。(泉州市委文明辦 陸敬平)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