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鎮百歲老人講家風傳家訓故事
平和縣榜眼府文化研究會會長黃仰東正在給學生講授黃國梁事跡
文峰鎮紀委組織小學生開學第一課學家風
九峰鎮黨員干部在家風家訓條幅上集體簽字
文明風11月15日訊 今年以來,平和縣紀委在省市紀委的指導下,在縣委的重視下,牽頭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等部門,以黨風帶民風為導向、以紀律整飭為抓手,強力整治陳規陋習,積極倡導家風家訓館建設,以良好的家風文化助推移風易俗。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月14日下午,平和縣山格鎮傳習堂座無虛席,一堂題為 “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努力提升干部人文修養”的專題課程在這里開講。授課老師圍繞什么是知行合一、王陽明的生平、知行合一的置縣精神、王陽明思想等內容,結合傳統文化與家風傳承的內在關系,展開詳盡而具體的敘說。
平和是原中央蘇區縣和省級重點扶貧開發縣,與明代杰出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王陽明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明正德年間,王陽明奉朝廷之命赴閩贛剿匪,為使當地長治久安,在剿滅漳南匪患后,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奏請朝廷設置“平和縣”,取“寇平人和”之意。王陽明因此被平和人稱為“縣父”。
“憶我始祖、麥嶺肇基、歷盡艱辛、創建壺嗣、衍裔繁榮、勿閡情誼、 遺訓昭然、言猶在耳、綱紀倫常、遵守莫移、逆亡順昌、報本深知、凡屬血系、毋違祖旨……”8月31日是新學期前一天,平和縣大溪鎮壺峰小學學生早早來到報本堂,齊聲誦讀吳氏家訓,以表“慎終追遠憶祖德,勤勉為學不忘本”志向。
報本堂又稱吳鳳宗祠,位于大溪鎮壺嗣村,宗祠主堂供奉有第十三世孫臺灣“阿里山神”吳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吳鳳誕生于漳州平和大溪壺嗣村,五歲隨父到臺灣。吳鳳跟父親學習醫術,十多歲就經常跟隨父親到阿里山為民治病,頗受阿里山鄉民的敬重??滴趿荒辏?723年),吳鳳出任阿里山通事。當時,阿里山地區盛行“粟祭”惡習——當地番人每逢稻谷收獲季節都要舉行“粟祭”儀式,要砍殺一名異族人頭顱作為祭品。為革除這一惡習,吳鳳大義凜然地獻出自己的頭顱作為最后一個祭品,其視死如歸、舍生取義精神感天動地,當地人仰慕吳鳳遺德,于嘉慶末年在吳鳳生前理事的地方建起一座阿里山忠王祠——吳鳳廟,歲歲頂禮膜拜至今,吳鳳可謂移風易俗“千古第一人”。
傳習堂講學和報本堂讀訓是平和縣傳揚家風文化助推移風易俗的兩個活動側影,也是該縣開展“正黨風、帶民風、樹新風”系列主題活動之一。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平和農村出現一些跟時代文明發展不相協調的陳規陋習,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區域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陳規陋習主要體現為民俗節日大操大辦。
家風家訓館主要依托現有祖厝宗祠,通過圖文、聲像展示等方式,將愛國愛家、忠廉孝悌、尚儉戒奢、誠實守信等祖德家風融入其中,旨在以祖德遺風感召現代人、以身邊好人好事感動身邊人,引領社會新風尚,弘揚社會正能量。目前,全縣15個鄉鎮均建有家風家訓館,家風家訓館已成家風傳揚、廉潔教育新平臺。
平和縣傳揚家風文化助推移風易俗講求多措并舉、同步推進。今年2月,縣紀委領導在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干部大會上講授一堂題為《如何當一名忠誠干凈擔當的農村基層干部》的廉政黨課,要求全縣黨員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務必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要求,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切實做到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爭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和領路人。之后,縣紀委班子領導頻繁深入掛點鄉鎮,對家風家訓館建設和移風易俗工作進行具體指導,組織召開鎮村干部群眾大會,聽取鎮村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廣泛調動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到家風家訓館建設工作當中來。出臺《關于開展平和縣黨員干部好家風建設活動的通知》,深入推進以“樹清廉家風,立崇廉家規”為主題的好家風建設活動,引導全縣黨員干部自覺修身齊家,涵養清廉家風。成立了由縣紀委牽頭,聯合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組成的“平和縣移風易俗工作督導小組”,負責對各鄉鎮傳揚家風文化助推移風易俗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日常督查??h紀委對有大操大辦民俗節日苗頭的黨員、干部及時進行談心談話、咬耳扯袖;對頂風違紀、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追究所在單位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今年來,已查處兩起黨員干部違規大操大辦問題,給予黨紀處分2人,并在全縣范圍內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對有苗頭性或輕微違紀的黨員、干部談話提醒100多人次。對傳揚家風文化推進移風易俗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宣傳,今年1至10月,共開展包括傳揚家風在內的廉政警示教育講座7場,800名黨員干部受到教育。
平和縣傳揚家風文化助推移風易俗工作扎實、成效凸顯,得到上級部門充分肯定。9月21日,平和縣移風易俗工作經驗在“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座談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今年以來,平和縣紀委在省市紀委的指導下,在縣委的重視下,牽頭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等部門,以黨風帶民風為導向、以紀律整飭為抓手,強力整治陳規陋習,積極倡導家風家訓館建設,以良好的家風文化助推移風易俗。(漳州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孫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