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人員在現場檢查三格化糞池
東南網11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旭光 謝偉英)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為切實提高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平,近日省住建廳公布了201 7年第三季度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督查考評工作情況,旨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監督,進一步推進全省農村污水垃圾治理。
問題 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存七大不足
考評結果顯示,截至9月底,全省已啟動鄉鎮污水處理設施359個(其中開工193個)、占年度任務的98.4%,已建成76個、占年度任務的76%;計劃新建改造三格化糞池已全部落實到戶,到戶率100%,已開工44.4萬戶,完工38.7萬戶、占年度任務的77%;計劃247個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建設任務已完工185個,完工率75%;計劃新增3000個行政村建立垃圾治理常態機制任務,完成3460個,占年度任務115%。我省各地按照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要求,全面停用燜燒爐、簡易填埋場等簡易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
在此次考評中,省住建廳也發現各地項目進度、資金撥付、垃圾處理費收取率、市場化推進、監督機制、設施建設、長效保潔等七個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
在工作開展不平衡方面,部分地區的部分項目年度建設任務進度緩慢,如平潭多數鄉鎮三格化糞池進展滯后,全區完工率僅13%;莆田市三格化糞池新建改造任務完工率僅40%,落后序時進度;寧德還有12座鄉鎮垃圾轉運系統建設任務處于前期。
在資金撥付方面,部分地區省、市、縣補助資金未及時下撥,如龍巖市新羅區、永定區,三明市沙縣三格化糞池新建改造補助資金已下撥到縣(市、區),但未撥付到鎮村。
在垃圾處理費收取率方面,部分地區村莊垃圾收費機制還未建立,未通過一事一議等方式收取保潔費。如寧德本次考評抽查的12個村均未收取垃圾處理費;平潭綜合實驗區多數村莊保潔費用由村財支出,未向村民收取保潔費。
在市場化工作進度方面,龍巖市永定區推進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進度相對緩慢,目前仍有部分鄉鎮未與保潔服務公司簽訂保潔服務合同。莆田市計劃生成污水PPP項目10個,目前只有涵江區2個和秀嶼區1個項目落地,其他縣區PPP項目還處在項目方案、可研等前期階段;漳州市薌城區三格化糞池新建改造實行PPP模式,目前仍處于前期準備階段,尚未發布招標公告。
在日常監督檢查機制方面,三明市抽查的縣和鄉鎮督查考評大部分沒有做到約談后進,村莊衛生日常監管中未落實表彰先進等激勵做法。
在設施建設方面,仍發現南平市部分村莊三格化糞池建設不夠規范、尾水未按要求排放;邵武市、政和縣部分三格化糞池建設無預留口、清掏口,建成后全覆蓋,難以查驗養護。
在長效保潔工作方面,部分鄉鎮、村莊垃圾收集設備配備不足,垃圾干濕分類意識不強,保潔工作不夠到位。如廈門市同安區洪塘鎮新厝村仍存在陳年垃圾和雜亂堆放點;莆田市涵江區梧塘鎮鎮區街道配備垃圾箱的數量還不夠;三明清流縣、沙縣抽查的村莊及寧德市古田縣平湖鎮、蕉城區城南鎮6個行政村普遍未按要求設置干、濕垃圾桶,未進行干濕分類。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