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全力打造舞臺藝術精品,涌現一批代表全國最高水平的扛鼎之作
八閩舞臺 好戲連臺
東南網11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為人民創作,為時代放歌,福建舞臺藝術創作捷報頻傳——
9月27日,由我省選送、廈門市金蓮陞高甲戲劇團創演的高甲戲《大稻埕》,作為我省獨立創排的一部地方戲曲,榮獲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成為全國10部獲獎劇目之一,成功實現福建戲劇該獎項的“五連冠”。
閩劇《雙蝶扇》入選文化部201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10部重點扶持劇目;全省有18個項目入選2017年國家舞臺藝術基金年度扶持項目立項資助,比去年的9項增加一倍,獲資助金額比去年增加2倍多。這是國家藝術基金成立4年來,我省獲資助金額最多的一年,增幅位居全國第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近年來,我省加強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具有福建氣派、福建特色的舞臺藝術精品。
精品迭出,向高峰一次次攀登
思想深刻、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舞臺藝術精品,是文化繁榮發展的標志與支撐,也是打開市場之門的金鑰匙。
高甲戲是閩南地區傳統戲曲劇種,然而,它出人意料地在省外演出中獲得巨大成功。9月26日晚,高甲戲《大稻埕》在武漢劇院上演,上座率百分之百,贏得一陣又一陣熱烈掌聲。觀眾感慨、贊嘆:“對許多武漢觀眾來說,高甲戲比較陌生,但《大稻埕》悲壯的情懷、緊湊的劇情、豐滿的人物形象、富有特色的唱腔,使其頗具吸引力。”
作為福建精心打磨的劇目,《大稻埕》以“小家”折射“大時代”,唱響一曲蕩氣回腸的抗日保臺壯歌,凸顯精神筋骨和民族大義。該戲以海峽題材、抗戰主題、兩岸攜手、名家領銜、返本開新的鮮明特色,從100多部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入選“五個一工程”獎。
“在大幅壓縮獎項、空前激烈競爭中成功入選,體現了福建作為戲曲大省和戲曲創作強省的不凡實力,折射出福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良好態勢。”業內人士表示。
福建舞臺藝術創作蓬勃發展的背后,是一張璀璨的成績單,并見證了福建當代文藝工作者從高原向高峰的一次次攀登。
“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旨在帶動全國藝術創作出精品、攀高峰,推出體現時代文化成就、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舞臺藝術精品。在這項工程評選上,福建取得可喜新突破——2017年度全國共有25臺劇目入選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我省占2臺,入選數位居全國前列,全國入選2臺的省份僅有3個。
在國家藝術基金立項方面,我省資助金額增幅居全國前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省歌舞劇院同時獲得3項大型舞臺劇項目資助。
國家級其他項目資助扶持成果突出。省歌舞劇院的歌劇《松毛嶺之戀》入選2017年“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福建京劇院梅花獎獲得者孫勁梅主演的京劇《陳三兩爬堂》等3部傳統劇目入選文化部“中國京劇像音像工程”;閩劇劇本《銀箏斷》、話劇兒童劇劇本《幼童留洋記》入選文化部“劇本扶持工程”項目,全國15部,我省占2部。
藝術人才獲獎不斷。福州市閩劇院吳則文獲第二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曾學文創作的高甲戲劇本《大稻埕》榮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
創新體制機制,創作注入新活力
普通方桌擺放成回字形會議桌形式,一人一杯清茶,團團而坐,各抒己見……3月2日,在北京的中國戲劇家協會會議室里,戲劇評論“大腕”們對高甲戲《大稻埕》“唇槍舌劍”,研討如何對該劇進行加工提高。邊上,省文化廳負責人和《大稻埕》編劇等或細心記錄,或回應專家疑問。當月,全新改版的高甲戲《大稻埕》便在廈門上演。
這是省文化廳建立藝術精品策劃論證“火花茶會”機制后的常見畫面。
藝術精品的產生需要互相切磋、集體攻關。為促使精品創作的萌芽生發,從2016年12月起,我省從文藝創作的源頭抓起,啟動文藝精品創作“火花茶會”,聚集省內外名家圍繞劇本選材、新劇目創作、藝術活動、劇目評論等進行專題研討。到目前,“火花茶會”已舉行12期。
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吳新斌說:“《大稻埕》獲‘五個一工程’獎,閩劇《雙蝶扇》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舞劇《望海》獲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項目資助,都與‘火花茶會’的研究指點密不可分。”
吳新斌介紹,僅《大稻埕》,就召開三期“火花茶會”,就打磨、理清劇目思路,提高劇本質量,邀請省內外專家研討,并及時調整部分主要演員,果斷選用“梅花獎”得主吳晶晶反串出演主角,重新刻畫劇中核心人物,強化了民族氣節和家國情懷的展現。
謀劃策劃、研討探討、看戲評戲、議本悟本,“火花茶會”創造性搭建一個獨特的藝術策劃平臺,藝術管理者、創作者與知名專家學者一道,面對面交流討論,碰撞出思想火花,推動了我省文藝精品創作務實發展。這是我省創新體制機制、推動舞臺藝術繁榮的可喜探索之一。
而在激發創作動力上,我省也著力構建新機制。去年以來,省文化廳創建省直院團創作推進會機制,加強精品創作的上下聯動、橫向聯系,共同推進,并支持引導更多文化系統以外或體制外的社會藝術力量參與精品創作演出,推動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持續發展。
舞臺藝術精品創作,隊伍是關鍵。為凝聚創作合力,省文化廳制定印發《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一系列獎勵激勵機制,極大激發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一批人才嶄露頭角、施展才華,給福建舞臺創作注入新活力。
![]() |
![]() |
責任編輯:孫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