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扶貧進入到攻堅階段。在10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把扶貧提高到新的戰略高度,對扶貧攻堅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標和新征程,并立下錚錚誓言:“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是民眾的權利,也是執政黨的莊嚴承諾。多年以來,特別是近五年,我國一直致力于解決農民吃飽肚子、穿暖身子的問題。經過努力,當下的中國農村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但是,從扶貧過程來看,最亟待解決的還是精神家園的塑造未能跟上,文化貧乏。一些農村文化建設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農村存在文化“空殼”的危機,使得物質脫貧失去意義。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呼吁讓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實現活起來、傳下去,對不少農村地區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實現真正脫貧,需要文化底蘊的支撐,如果沒有先進文化的引領,真正的脫貧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要實現貧困地區的文化扶貧,我們必須著手做好以下幾件事,其一,多做一些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文章,抓好貧困地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示范工程,引導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真正讓貧困地區的群眾享受基本文化權益;其二,多做一些傳承、交流和傳播文化文章,潛心挖掘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其三,多發掘地方文化人才、培育基層文化創作隊伍,從多個方面促進和保障他們創作出大量接地氣、有溫度的作品,讓鄉村的文化造血功能日益強大起來。
文化扶貧既是全面小康的應有之義,也是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在扶貧攻堅戰中,我們應將文化扶貧作為突破口,用先進文化占領城鄉思想文化陣地,切實解決好服務貧困群眾“最后一公里”難題。(涵江區委文明辦 陳志平 )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11-02晉安區召開文明城區創建迎檢部署會
- 2017-11-02晉安區召開文明城區創建迎檢部署會
- 2017-11-02尤溪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督導工作反饋會
- 2017-11-02尤溪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督導工作反饋會
- 2017-11-02尤溪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督導工作反饋會
- 2017-11-02福清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