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兩位表姐談及自己上中學的孩子總是一臉愁容,抱怨他們沉迷網絡游戲,成績一落千丈。細細數來,身邊這樣的案例確是不勝枚舉。毋庸諱言,“網癮少年”儼然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難題,亟需各方力量合力紓解。
不可否認,互聯網給當代社會帶來了最深刻的變革,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由互聯網衍生的“副作用”也愈發讓人感到不安。互聯網不僅滋生了網絡暴力、網絡謠言,更是令無數青少年沾染上了“網癮”,產生叛逆、厭學、焦躁等不良反應。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關鍵要樹立遠大而崇高的志向。因此,對于“網癮少年”決不能聽之任之,應及時給予正確的疏導。
家庭教育重在“表率”。模仿是人類的天性,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倘若家長自己沉迷于網絡,“機”不離手,就不要責怪孩子染上“網癮”。面對已然沉迷網絡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要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幫助孩子走出虛擬世界;要學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用溫暖的愛去包裹孩子的心靈,用更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網絡觀、人生觀、世界觀。
學校教育重在“引導”。一直以來,學校總是不自覺地把學生劃分為“好生”和“差生”。一旦染上網癮,成績一落千丈,“好生”可能就成了“差生”,而不斷被邊緣化。針對當前教育局勢,教育部門以及各中小學應當有更多“引導性”的舉措。事不避難,負重前行。學校應結合自身實際,著力引導網癮少年找回學習的自信、樂趣,教會他們戒除網癮的策略、方法。教育部門要主動擔當,想方設法引導網癮少年走出虛擬世界,回歸集體生活。
此外,相關網絡企業要自覺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不能唯利是圖。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本無可厚非。然而,各網絡企業還應該肩負起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由于缺乏自制力,青少年更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有抽樣數據統計,《王者榮耀》的用戶中,未成年人占比55,成年人45%,二者基本各占一半。7月4日,騰訊上線被稱為“防沉迷”舉措的《王者榮耀》健康系統,明確規定12歲以下(含12周歲)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12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然而,據業內人士和家長反映,這“三板斧”效果有限。
窺一斑而見全豹,《王者榮耀》僅僅是當前網游市場的一個縮影。夯實企業責任,相關職能部門要不斷加強對相關企業的監管和懲處力度,才能為青少年織就一張牢靠的保護網。(浦城縣委文明辦 吳利武)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11-02文明家庭
- 2017-11-02長樂市舉辦“文明進社區 溫暖千萬家”學雷鋒志愿服務
- 2017-11-01福建省建新醫院 “四加強”促進文明創建質量提升
- 2017-11-01倉山區積極推進文明旅游示范點創建工作
- 2017-11-01文明的力量丨文明之光照耀江淮大地
- 2017-10-31寧化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總評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