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 qi,今天我 zhuang shang 一位弟弟 …… ”日前,深圳一名七歲小學生騎單車撞倒三歲娃娃,因溝通不暢未作處理就各自回家。然而當小學生媽媽下班知曉后,先是嚴厲批兒子,再讓他手寫六份夾雜著拼音的道歉書,媽媽也進行補充道歉,然后在全小區張貼尋找被撞的孩子,最終成功找到并登門道歉。(10月28日《環球網》)
孩子不慎撞到別人,這位媽媽沒有包庇,而是對孩子進行嚴厲批評,并且要求孩子寫出道歉信,這種行為不僅展現出一種嚴格的家風家教,也展現出一種良好的教育素養。
首先,這個孩子犯錯在先,既然犯錯,就應該積極承認錯誤,承擔責任,進行改正,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懲罰,無疑會對其今后的行為造成不良的引導,這對孩子健康成長無疑貽害無窮的,因此,讓其寫下道歉信,并上門道歉無疑是一種正確的教育引導。可是在現實中,總有一些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些,當孩子和別的孩子發生矛盾時,或者當孩子犯錯時,總是習慣性下意識地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思考,對別人的孩子橫加指責,或者對別人的孩子不管不問,這不僅是一種自私的行為,也是對孩子一種錯誤的示范。
沒錯,愛是自私的,每位父母都喜歡自己的孩子,舐犢情深,每個家長都有一種天生的護犢心理,但是這種護犢卻很可能變成對孩子錯誤的縱容。作為家長,當孩子和別的孩子出現矛盾時,不是一味地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上去偏袒和維護,而是應該仔細搞清事情經過,分析問題,找出原因,站在公平的立場上去評判,對自己孩子的錯誤不掩飾,不偏袒,并且監督孩子承認錯誤和改正。這位媽媽就是這樣,了解到孩子的錯誤,對孩子嚴厲教育,并且進行懲罰,這種行為是對孩子及時的教育和引導,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展現出一種嚴格的家教和優秀的家風。
更為重要的是,家長不僅在道歉信后附上看言辭懇切的道歉,還帶著孩子上門道歉,這種行為不僅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也有益于彌補鄰里和諧。
教育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教育的真諦往往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往往蘊含在一些細微小事中,生活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只要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擇機而教,就能對孩子開展正確的教育,無疑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泉州市委文明辦 劉劍飛)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11-02文明家庭
- 2017-11-02長樂市舉辦“文明進社區 溫暖千萬家”學雷鋒志愿服務
- 2017-11-01福建省建新醫院 “四加強”促進文明創建質量提升
- 2017-11-01倉山區積極推進文明旅游示范點創建工作
- 2017-11-01文明的力量丨文明之光照耀江淮大地
- 2017-10-31寧化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總評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