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88歲的耄耋老人,一個是9歲的垂髫稚子,他們用一種同樣的姿勢,傳遞著莆陽大地文明的社會風氣。”近日,東南網的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眼球。在題為《莆田小學生街頭鞠躬致謝禮讓司機 網友贊互相禮讓蔚然成風》的報道中描述了小車司機在斑馬線前停車讓行,過馬路的小學生鞠躬致謝的情節。此前有一篇類似的報道也在各大網絡媒體上風靡傳播——《莆田:車輛禮讓斑馬線 老人脫帽三次鞠躬致謝》。不管是老人還是孩童,都用同樣的舉動為我們彰顯了社會正能量,值得我們學習,也值得我們傳播弘揚。
小小的舉動彰顯了和諧友愛的美好品德、也弘揚了相互禮讓的優良傳統。這一社會現象的形成,得益于個人的良好素質,也離不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那么社會各方面要如何進一步弘揚正能量,傳播主旋律呢?
一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網絡媒體的發展,各種新興媒體層出不窮。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傳播良好社會風尚的新聞報道,諸如對小學生和老人向禮讓的機動車司機鞠躬致謝的新聞,就登上了湄洲日報、莆田晚報等當地新聞媒體的版面,甚至走上了中央13套的新聞中,讓這一小小的舉動得到了最大范圍的傳播和弘揚。
二是多措并進,弘揚善舉。作為政府部門,對此類充滿正能量的社會現象可以采取多種方法,進一步挖掘好人好事,讓美好的社會現象蔚然成風。一方面可以通過表彰獎勵,讓好人暖心,讓好事延續。比如政府部門應完善相關制度,讓見義勇為的好人們,少一些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打擊違法犯罪,讓“壞人壞事”無所遁形。公安機關一直在打擊違法犯罪的道路上不懈努力著。只有進一步加強打擊違法犯罪的相關力度,才能讓社會更加美好。
三是積極行動,從我做起。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正像那首老歌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積善成德。我們身邊有觸手可及就可以做的小事,從扶老奶奶過馬路,到斑馬線上禮讓行人。你的每一絲微笑,都是一縷燦爛的陽光。(涵江區委文明辦 肖龍)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10-30文明村鎮
- 2017-10-30共享美好生活 思明啟動共享單車文明騎行倡導行動
- 2017-10-29共享美好生活 思明啟動共享單車文明騎行倡導行動
- 2017-10-27建陽中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活動 聚力創城點贊文明
- 2017-10-27建陽中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活動 聚力創城點贊文明
- 2017-10-27建陽中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活動 聚力創城點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