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回報社會、助人為樂總是那些事業有成、身家過億的成功人士才去做的事。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我們總在為自己的小日子而忙碌、奔波,對于回報社會、助人為樂這些事,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殊不知,回報社會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并不僅僅只有通過物質上的幫助這種方式。門瑞興老先生便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回報社會。
門瑞興老先生自幼受家庭環境的熏陶,深深的喜愛上書法,并刻苦練習書法。現今已過八十高齡仍筆耕不輟,鐘情翰墨。門老在書法上的造詣蜚聲海內外,書作也被國外多家收藏,并載入國學文化藝術大典藏,被授予國家文化藝術大使和書法導師稱號。但是,門老從不擺架子,不以書法家自居。逢年過節,時常有人來到門老家中,向門老求得一幅墨寶。門老問清原由后,總是欣然答應,并且分文不取。
一個人如果能夠以自己的專長幫助別人、回報社會,將是一件十分幸運、十分幸福的事情。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情,同時又能幫到別人,這不正是我們人生所追求的嗎?
當門老在電視上、生活中看到很多青少年寫字的筆順不對,且孩子放假后無事可干,很是擔憂。心里就萌生了一個想法:無償為孩子們上書法課。這樣,一方面讓孩子們的課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另一方面也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年輕的孩子們對中國的傳統藝術有一定地認識,同時培養他們擁有高雅的情趣愛好。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門老除了教書法以外,還教育孩子們做人的道理,不僅讓孩子們練好字,還引導孩子成人成才。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為人師者,具有廣博的百科知識以及精深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然而,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才是作為一個老師最最重要的。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導師,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門老不僅傳授書法藝術,更加注重孩子們做人的道理,使孩子們具有健全的人格,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益的人。
一個人的價值,在于他貢獻什么,而不是他能取得什么。不要渴望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而是應該努力做一個有價值的人。門瑞興老先生正是通過自己的方式回報社會,回報這個曾經同樣哺育過自己祖國母親。(倉山區委文明辦 周道文)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