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作家作為文化產品的生產者,肩負著價值觀引領的時代重任,只有以身作則,嚴守職業道德,才能不辜負作家這個崇高而又神圣的職業,才能對得起人民的期待。所以從某種角度說,做一名有職業道德的作家不僅是一種職業規范,同時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
做有德作家要做有德之人。俗話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作家的職責是通過文學創作為社會生產優質的精神產品,讓人們啟迪智慧、獲得教益,引領社會風尚,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所以,作家不能只是簡單的“碼字工”,光有駕馭文字的能力和嫻熟的表達技巧還不夠,作家同時還得是幫助公眾塑造崇高精神品質的“匠人”,這是一種使命。因此,作家必須要做有德之人,在細節上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職業道德,不做有損作家職業形象的事。否則,再好的作品也難以真正打動人、感染人、激勵人。
做有德作家要作有德之文。進行文學創作是作家的本職工作,但是做有德作家還得善于作有德之文。隨著國家對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工作的重視,作家進行文學創作的環境也得到明顯改善,這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但是,有些作家在利益面前往往會喪失立場,缺少對誘惑的抵御能力,一心只向錢看,一味迎合非理性的市場需求,結果導致一些作品格調不高,缺少正能量,喪失引導力。因此,作家要牢記使命,不斷強化自身修養,在提升創作能力的同時,要多作有德之文,勇攀文學創作的高峰。
如果說寫作也是一門手藝,那么作家就應該算作“手藝人”。所以有人說,作家最該做的事情,就是把手藝學得更好,讓自己更真誠些,尊重讀者而不是去獻媚讀者。其實,在筆者看來,這樣淺顯的話語,就是對有德作家最好的概括。當下,我國已經步入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建設文化強國任重道遠,因此一方面作家自身要嚴格自律,另一方面行業協會要強化監督,讓更多的作家成為有德作家,讓有德作家多作有德之文,推動社會主義文學創作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