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福建,山川瑰麗;海西福地,再造輝煌。八閩大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森林覆蓋率居全國第一。福建不僅擁有久遠而輝煌的海洋文明,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還擁有傳統而鮮活的農業文明,是客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十八大以來,福建省緊緊圍繞文明城市創建這一核心,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外強筋骨,內增動力,努力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
市民素質是城市之魂。文明是一種力量,一種素養,更一種習慣。2016年9月,福建省委文明辦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八不行為規范”,一股文明新風迅速吹遍八閩大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毫無疑問,創建文明城市關鍵在于提升市民素質,而提升市民素質的關鍵在于督促市民養成“好習慣”。通過持續深入開展文明交通、移風易俗、誠信建設、光盤行動、文明旅游等宣傳教育活動,勸導市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向善之流儼然已經匯聚成為一股暖人心脾的強大正能量。伴隨著市民素質的逐步提升,各級文明城市也變得更加有序、更加潔凈、更加溫暖。
文化內涵是城市底蘊。假如把基礎設施比作是城市的骨架,那么文化內涵無疑就是城市血肉,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福建省尤為注重建構城市文化,保護和弘揚地方文化特色,以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活動筑牢市民的精神家園。福州市自2006年以來,連續十年舉辦“福州讀書月”活動,營造了書香福州的濃厚氛圍;廈門市提出創建全國公共文明行為典范城市的目標,成功舉辦了廈門金磚會議,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揚;漳州市大力實施“五古豐登”行動計劃,在“五古”文化基礎上傳承創新,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一座文明之城,必先是一座文化之城,有歷史,有情懷,才會有味道。文化,不僅是市民工作之余的“詩和遠方”,更是鋼筋水泥之下的道德溫度。
文明,讓城市得以“美顏”。截止目前,福建省共有5個全國文明城市,3個全國文明城市地級提名城市、8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其中,廈門市更是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于外,要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擴充城市功能,美化城市面貌;于內,要不斷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市民文化素質,讓城市活起來、動起來、文明起來。文明,不只是一件華麗的外衣,更是一劑城市治理的良方。
“人人共建,人人共享。” 十八大以來,福建省緊緊圍繞習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努力為市民營造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創造平等公平的社會環境,打造向善向上的文化環境。砥礪奮進的五年,文明的力量讓城市更加靚麗,讓社會更加和諧,也讓人民更加幸福。(浦城縣委文明辦 吳利武)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10-16龍巖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文明創建常態化等工作
- 2017-10-13大田縣:國慶假期全力開展文明旅游“五進”活動
- 2017-10-13明溪縣召開文明縣城創建軟件材料整改提升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