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假期8天,很多人選擇外出旅游。旅游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活躍了旅游經濟,其好處不必多言。而旅游如何讓文明相伴,對每個游客乃至旅游部門來說,都是一個考驗。在筆者看來,文明旅游既需要游客自律,也需要旅游管理部門以及旅行社、景區等相關方面加強引導,通過全方位的配合,營造文明氛圍,共同度過一個快樂、文明、幸福的假期。
強化自律提升游客的文明素養。旅游文明說到底是一種習慣,習慣由日常養成。習慣具有兩面性:注重文明是一種習慣,不注重文明也是一種習慣。我們倡導的是養成文明的好習慣,改掉不文明的壞毛病。這就要求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提高自己的文明意識,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行為舉止,因為文明行為不光關乎自身的臉面,也與社會有一定的影響。當旅游做出不文明舉止時,輕者受到譴責,重者要受到處罰,這樣的旅游還有什么快樂可言?所以,每個人出游時都要注重游客這個特殊身份,言行舉止,應該想想后果,注意約束自己,這是旅游文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加強正面引導促進文明旅游成風。要進一步完善制度約束,既要約束游客的行為,更要規范旅游行業管理服務。客觀地講,旅游不文明行為,有游客的因素,也有景區管理服務不到位的問題。提升文明旅游水平,既要求游客遵守秩序、規范行為,也需要景區維護秩序、加強引導。要把打造文明景區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不斷深化文明景區創建工作,注重改善景區硬件環境,完善配套服務設施,為游客游覽提供安全、文明、舒適、便利的條件,以其良好環境塑造人的文明行為。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對景區人員的文明禮儀和職業道德教育,優化管理、文明服務,以自身文明帶動游客文明。
德法并重推動文明旅游常態。文明行為靠自律,他律也必不可少,某種意義上,旅游文明也是管出來的。要進一步完善推動文明旅游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要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加強對游客進行遵法守法旅游的自覺意識,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落到實處。要認真落實國家旅游局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對游客不文明行為該記錄的要記錄,記錄后要通報游客本人,規勸其采取補救措施,挽回不良影響。對屢教不改者,要記入“旅游黑名單”,通報給公安、海關、邊檢、交通、人民銀行等征信機構,讓不文明行為一次違規,處處受限。同時,也要注重開展具有引導作用的文明活動,并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比如,國家旅游局曾經實施的“‘藍絲帶’擦亮天路文明旅游公益活動”,號召廣大游客加入中國旅游志愿者隊伍,接力清理進藏公路沿線垃圾等,就是很好的創意,通過文明旅游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廣大游客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落細落小,共同繪就旅游美麗的風景。
旅游文明是一篇大文章。要圍繞旅游文明這個主題,多方構思,共同破題,并根據實際,不斷調整思路,不斷完善措施,從管理部門到旅游團隊,全方位地培養樹立文明典型,引導和促進文明習慣不斷養成,讓旅游文明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