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北京調研京劇像音像工程情況,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有關政策,以北京、天津、上海基地為依托,本著節約的精神、奉獻的態度,精心組織實施像音像工程,把當代戲曲名家的最完美表演呈現出來,更好地傳承中華戲曲精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9月23日新華社)
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是國家重要文化工程。工程選取當代戲曲名家及其代表性劇目,采取先在舞臺取像、后在錄音室錄音、再由演員給自己音配像的方式,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反復加工提高,留下完美的藝術記錄。如何本著節約的精神、奉獻的態度,精心組織實施像音像工程,把當代戲曲名家的最完美表演呈現出來,更好地傳承中華戲曲精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像音像”錄制離不開技術保駕。“像音像”是立足當代、著眼未來傳承戲劇文化的大工程,成果不僅可用于資料保存和群眾觀賞,還可為廣大戲曲愛好者和青年學生提供戲曲傳習教材。對于這樣一個工程,離不開技術支撐,只有在發揮行業優勢,組建專業團隊,力爭將電影技術與舞臺魅力完美融合,將戲曲經典劇目以更完美的全新形式呈現給觀眾錄制的技術上精益求精,來不得半點馬虎,才能保質保量地將此工程做得完美,為戲劇傳承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像音像”錄制承繼對接要做好。錄制“像音像”,不能一味地追求設備的高大上,假如有老的“像音像”,只要質量沒有變化,也可以就地取材,將涉及一批經典戲曲劇目的保護與傳承減少流程和成本,尤其是當年,一大批老藝術家參與了音配像工程的攝制,他們結合前輩、先賢的唱腔,將眾多經典戲劇演繹得精彩絕倫,只有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好工程的延續和升級,通過最新的影像處理技術,同樣可以留下最完美的影像、音響資料。
“像音像”錄制離不開奉獻精神。這一批權威的音像制品,將成為數十年中國戲劇藝術發展的重要印跡。它不僅以資料形式珍藏保存,還將通過線上線下各種載體進行傳播,為廣大戲曲觀眾與愛好者欣賞。要堅持對觀眾負責、對藝術負責、對歷史負責,努力提高制作水平、增強藝術表現力,做到表演精到、唱腔優美、制作嚴謹、細節準確,打造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做好“像音像”,需要層層鋪開,牢記使命責任,才能把當代戲曲名家的最完美表演呈現出來,更好地傳承中華戲曲精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晉安區文明辦 王關林)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9-29豐澤區委文明辦組織開展“向國旗敬禮”活動
- 2017-09-29豐澤區委文明辦組織開展“向國旗敬禮”活動
- 2017-09-29中國文明網推出《砥礪奮進的五年·文明的力量》福建篇
- 2017-09-29砥礪奮進的五年·文明的力量視頻報道(福建篇)推出
- 2017-09-29“砥礪奮進的五年·文明的力量”網絡視頻報道(福建篇)
- 2017-09-29“文明旅游為中國加分”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