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制定出臺了《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通過理論創新、輿論宣傳、教育引導、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逐漸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日益成為13億多中國人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
一、理論創新:核心價值觀培育逐漸深入人心
理論創新,是培育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基礎。核心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念,人們對它的認知、認同和踐行,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理論基礎之上的。唯物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么樣的社會就會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有什么樣的社會才會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因此,一個社會和國家的核心價值觀,首先是一個重大的思想任務和理論課題,首先需要從理論上創新和思想上破題。黨的十八大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升華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創新和思想破題,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和思想自覺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價值觀自信的重要體現。它不僅彰顯了社會主義的真理性,更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價值性,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從核心價值觀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的靈魂,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價值學說。
黨的十八大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戰略任務,極大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入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的進程。這一進程,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向科學性、真理性靠近的過程,也是在全社會逐步確立和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刻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通過國家社科基金導向帶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當然,理論破題意味著剛剛開始,遠不是“定型”和“定格”,核心價值觀的凝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這就可能要求“三個倡導”還需要進一步高度凝練,理論的系統性、科學性、徹底性和說服力還需要不斷深化,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積累和堅持久久為功。隨著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表達,必然會更加具有科學性、價值性、徹底性,更加精煉簡明。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