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塞罕壩人植樹造綠的故事經中央媒體報道后,各類報紙、雜志及微信、微博等信息平臺爭先轉發相關報道,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如今一眼望去都是千里松林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塞罕壩,殊不知半個多世紀前,塞罕壩卻是沙塵漫天、茫?;脑?。當時塞罕壩集中了寒冷、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等多種極端環境,無論哪一條,對于樹木成活都是致命的,然而歷經五十五載春秋,三代人交相接力,塞罕壩從沙場變林海,從荒原變綠洲。
奇跡的背后付出的卻是不可想象的艱辛,在塞罕壩工作的幾個工作人員如是說,“有時候忙到晚上10點多才回去,實在太累了,吃著吃著飯,人就睡著了,碗和筷子‘哐當’掉在地上……”,“晚上是最難熬的,被窩成了‘冰窩’,怎么睡?有人就把磚頭和石頭扔到火堆里,燒一陣子,再搬進被窩?!比眽蔚牡谝淮鷦摌I者更是以自己的生活作詩一首:“渴飲溝河水,饑食黑莜面。白天忙作業,夜宿草窩間。雨雪來查鋪,鳥獸繞我眠”,足以可見塞罕壩人生活的艱辛。面對極端困難的條件,塞罕壩人依然不屈不饒,不斷克服困難,開創生態文明新局面。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塞罕壩人謹守國家的政策,一路上攻堅克難,牢記國家使命,讓使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一代一代交接接力棒。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治國理政的重要戰略地位,為此塞罕壩林場的建設更是任務艱巨,然而正是因為有了一代一代傳承的使命感,塞罕壩人頂得住壓力,創造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綠色奇跡。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牢記使命的崇高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清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比眽瘟謭龊B凈化京津水源和空氣、改變周邊小氣候的同時,更是積極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富裕了周邊居民。塞罕壩林場的奇跡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對綠色發展的不懈追求。
55年的堅守,55年的傳承,三代人書寫了當代的生態奇跡,他們便是塞罕壩人,但他們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的偉大精神。(涵江區委文明辦 肖建清)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9-18黨員志愿者"隨手拍"監督施工文明 將常態化開展
- 2017-09-18守護藍色海灣 廈門全力推進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
- 2017-09-16黨員志愿者"隨手拍"監督施工文明 將常態化開展
- 2017-09-15城廂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迎評工作緊急會議
- 2017-09-15移風易俗,福清磨石吹起陣陣文明新風
- 2017-09-15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城市公示 龍巖莆田晉江石獅沙縣武平6市縣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