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動拉繩系統出現在湖北武漢街頭,許多市民將這些裝置稱為“過馬路神器”。“過馬路神器” 外形如一個巨大門框,上面有液晶屏,每當紅燈亮起時,“門框”便會有繩子自動落下,擋在行人面前,同時系統還會發出語音提醒人們禁止通行。待綠燈亮起,繩子會自動上移讓人們通過,并提醒人們可以通行(8月27日《楚天都市報》)。
說到交通路口用拉繩的方法來阻止行人闖紅燈的做法,其實武漢并不是首創。從有關報道看,早在2009年,江蘇泰州就用過此法“治”闖紅燈,雖然這一做法在當時也有過爭議,但從實際效果來看,確實不失為一種有限手段。武漢的做法之所以被稱為“神器”,其實只是用裝置限制替代人工操作,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很顯然更容易讓人們接受。其實這種用裝置設施來對人們進行必要的約束或規范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比如收費停車場的橫桿道閘、高鐵站的進出站閘機、一些特殊場所的技防設施等等。
提到交通文明,中國式過馬路確實是幾年來難治的幾大交通“頑疾”之一,假如“過馬路神器”能得到推廣應用,那么該“頑疾”相信能馬上得到有限整改。雖然那繩子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別扭,但想一想,如果能以此攔住沖動的步伐而挽救了生命,那相信時間久了,或許大家看起來也就習以為常并能在頭腦中強化紅燈的意識,到那時,即使繩子去掉,人們在心中也會自覺拉起一條無形之繩。如此說來,我們應對交警部門的一片苦心給予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看到一根繩子橫亙在那里就感覺自尊心受到多大的傷害似的。佛家俗話說:心如明鏡臺,何處惹塵埃?如果你本來就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從不想去闖紅燈,那又怎么會感覺那根繩子礙著你的自由或自尊呢?
也許有人認為路口采用拉繩制止闖紅燈的做法既無奈又不受歡迎,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對繩子視而不見,相反,我們應從路口拉繩這種有形的阻攔反思到其他方面更多無形的約束。比如草坪上的“小草有生命,足下請留心”提示、路邊的“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麗”提示、樓梯口的“上下樓梯靠右行,你謙我讓腳步輕”提示……這些溫馨提示,它沒有強制性,如果我們都能按提示的那樣去做到,特別是當旁邊沒有人注意的時候也能做到慎獨,那才是文明素養的真正體現。
再聯想到其他方面,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嚴厲警戒或溫馨提示,這些警戒和提示在物理限制上盡管是無形的,但對于我們意識的約束卻是有形的,對于推動整個城市文明從善如流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筆者認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對“繩”有敬畏,以“繩”為戒,那么我們就能做到心中有準繩,處處講文明。(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洪春來供稿)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