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報道稱:福建泉州中院公布了一份“老賴”名單,來自廈門思明區的71歲老太陳長芹以涉案標的金額8.1億元位列榜首。看來,由來已久的“老賴”痼疾仍然在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不過,近年來國家不斷健全懲戒制度,大力壓縮老賴的生存空間。比如最近朝陽法院就與360手機衛士合作,對老賴的電話號碼進行標注,這種做法不失為一種對癥下藥的全新嘗試。(8月29日北晚新視覺)
消息一經報道,當即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媒體報道和網友評論如潮。這也難怪,一個本屬尋常的七旬老太,縱然有孫悟空七十二變神通,如果沒人協助,也難以與8億欠款沾上邊。與其說人們關注這一案例,倒不如說是關心這位位列“老賴”欠款榜首的老太是咋養成的?正像有網友所說的那樣:“她有生之年能還齊欠款嗎?”顯然不能,事實上她已逃匿就是例證。
“老賴”害人又害己。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想成為“老賴”。只因為自身經營或操作不當導致欠下巨額債務無力償還被逼無奈變身“老賴”。必須看到,如今伴隨著法治的進步和世界各國共同打擊金融犯罪,即使你逃到天涯海角也難逃法律的制裁。即使一時還沒落網那逃匿的日子也不是人過的,許多被通緝的紅通逃犯的悲慘經歷就足以證明。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想賺錢無可厚非,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或者是靠坑蒙拐騙致富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釀苦酒自己喝。因而大家都要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別給自己挖陷阱,否則,必然是深陷泥潭無法自拔從而后悔莫及。
金融部門各自為政自食苦果。據悉,陳長芹先后六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在多家銀行借貸或授信債務擔保,而且大都是巨額資金。如果銀行部門能實行行業信息共享,或者是加強與法院部門聯系獲取相關信息,陳長芹縱有通天本領也無法造成這天大的窟窿。可世上事只有結果,沒有假如。我們在譴責和追債陳長芹的同時,不該為自己咽下自釀的苦果進行深刻反思嗎?尤為重要的是全國金融部門都要引以為戒,做到舉一反三,建立健全借貸和擔保規章制度,從源頭抓起,確保國有資產不在流失。
齊心合力嚴打“老賴”。首要的是信息共享。這是防止發生金融犯罪的良藥,亦是治本之策。其次要多措并舉,例如公布“老賴”黑名單、限制“老賴”高消費和出行、加大執行力度、對老賴的電話號碼進行標注、建立健全民立體監督網,從而讓“老賴”無處遁形、沒有立錐之地,鏟除滋生“老賴”的土壤等等。從而形成高壓紅線,讓人不敢違規、不愿違規,從根本上減少“老賴”,大力營造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泉州市委文明辦 陸敬平)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