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錄取通知書相繼到達“準大學生”手中。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去“新生群”里“抱團取暖”或咨詢學長、學姐,成為不少新生的首選。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在QQ平臺上,包括北京、黑龍江、吉林等地山寨“新生群”亂象頻出。有人建群后,向2017級新生每人收取數元入群費;還有人瞅準新生,將已有的普通群改名為“2017級新生群”,吸引新生入群,在群里發兼職廣告賺取提成;或以學長、學姐名義,騙取新生錢財。(8月27日《北京青年報》)
有人說,每年的大學開學季都是新生的“被宰季”。因為他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社會經驗不足”、“疏于防范”……對騙子們而言,正是“大宰”新生的好時機。今年開學季爆出的山寨“新生群”,就是諸多騙局中的一種。雖然其騙術并不高明,但一旦交費加入,不僅不會有學長、學姐的答疑解惑,反而會被各種兼職廣告、貸款、租房等所引誘,進而上當受騙。
其實,類似這種山寨“新生群”、山寨“社團群”的詐騙手段由來已久。比如,騙子冒充學生會成員,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勸說新生加入“社團群”,通過夸大加入社團帶來好處忽悠新生,并讓新生繳納會費。對于這種騙局,“雖然錢不多,但畢竟也是受騙。”還有的同學羨慕邊兼職邊學習,剛到大學就迫不及待實現這種愿望,一旦陷入也正成了黑中介的“香餑餑”。
可見,不管是哪種騙局,騙子們看中的都是大學新生見識少、閱歷淺、心地善良、缺乏戒備心理的特點。畢竟,過去一直過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日子,對于社會的復雜性缺乏了解,對于陌生人毫不設防,所以很容易被騙子牽著鼻子走、一步步帶入陷阱。對于當下花樣翻新的騙局,除了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和打擊力度之外,更需要我們的家長、我們的學校和有關部門等,幫助這些“準大學生”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騙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據報道,由教育部、央視聯合制作的大型公益電視節目2017年《開學第一課》,將于9月4日黃金時間在央視一套播出。事實上,防騙教育也應成為大學新生“開學第一課”。在這方面,希望各省市包括各大院校也應有所作為。比如去年安徽省公安部門專門就此“廣而告之”,提醒大學新生們保管好個人信息,對陌生人提高警惕;武昌理工學院等一些高校在寄送錄取通知書時,專門附上一份安全防范常識;清華新生、江蘇全省大學新生入學時需通過防騙考試……
當然,防騙不能靠臨時抱佛腳,從中小學開始就應加強包括防騙在內的安全常識教育,幫助孩子們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騙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意外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安溪縣委文明辦 付彪)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