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敏講述】 我記得當時習省長問我:“你要做什么?”我反問他:“你需要我做什么?”習省長說:“我要一點擊鼠標,就能看到全省的數據。” 正因為有這樣的全局觀,所以,習近平同志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頂層設計,包括推動成立“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并親自擔任組長。具體辦事機構——省數字辦也依托在具有統籌協調職能的省計委。這樣,統籌協調能力大大加強,避免了很多紛擾,工作效率高。 工業化國家信息化的實踐證明,沒有政府的導向性投入和宏觀協調,很難牽動信息化進程沿健康的道路發展。信息化的關鍵問題在于統籌協調,因此我在建議書中建議由省里的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但沒想到習省長如此重視,更沒想到他會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這在正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省份中,是絕無僅有的。 推進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和協同應用。“數字福建”首抓頂層設計,重點謀劃信息源、信息網、政策法規、人才培養、基礎設施、信息化應用工程等關鍵要素的部署及其協調發展,并將此融入到系統工程建設中,為實現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2.親力親為,傾情推動 主持審議通過“131”計劃之后,習近平又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到有關單位調研,部署、協調“數字福建”建設相關事項,親力親為,悉心指導,傾情推動—— 2001年6月28日,參加福建省金稅工程開通儀式,察看稅收信息化建設情況; 2001年10月18日,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郵電系統調研,要求電信部門抓住建設“數字福建”這一契機,在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進程中大顯身手; 2001年11月23日,主持召開“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向在閩的“數字福建”專家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17位專家、顧問頒發聘書;就2002年的“數字福建”建設,要求加大政務信息化建設力度,通過政務信息網絡和信息共享系統建設,推動政府各部門提高辦事效率、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加快政府辦公業務規范化、網絡化、無紙化、信息資源化、決策民主化的進程,促進廉政建設; 2002年1月16日,參加“數字福建”骨干工程建成暨全省政務信息網開通儀式,并對政務信息化工作做出部署,要求省直各部門單位務必在5月以前建成本部門的局域網,確保上半年全省政務信息網聯通所有的省直單位,各設區市、縣(區)也要在年內建好本地的聯通所有市、縣(區)直單位的橫向網,并實現與全省政務信息網的聯通。當天,他還察看了福州市鼓樓區湖前小區信息化社區、省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省網絡交互中心、省政務信息網絡主機房等; 2002年5月17日,在《福建日報》發表《縮小數字鴻溝,服務經濟建設》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現階段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信息化建設要繼續圍繞“數字福建”抓好三個重點:抓好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以應用為重點推進信息化;抓好信息產品的科研生產,集中力量抓住關系國家安全和對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核心技術,加大研究開發力度,推進產業發展; 2002年6月7日,主持召開“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確定抓好實現省直橫向網全線開通等要事,加快“339”項目建設步伐; …… 習近平親力親為的指導和推動,是強勁的動力,是巨大的激勵,“數字福建”各個項目建設在科學的軌道上迅速推進。 福建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在習近平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2001年5月,依托福州大學組建的福建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了。 對習近平和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中心現任副主任柯瑞英至今回憶起來仍感慨不已。 【柯瑞英講述】 省里給資金、給政策,全力推進。省級財政當年就投入1.4億元專項支持“131”計劃重點中的3個骨干項目,其中,支持我們中心3500萬元。這在當時,可是很大一筆錢。這個專業是跨學科的,當時我們只有碩士生,省里給了寬松的人才引進政策,中心從中科院、北大、武漢大學等請了十多個院士專家,為福建帶出了一批早期元老級信息化人才。 2002年1月16日,中心基本建成,習近平還專程前來察看,詳細了解建設情況,指導中心業務工作。 按照習近平的要求,中心致力于信息資源的創新利用,打造有效連接信息資源擁有者和信息用戶的“信息經紀人”。中心參與制定國際化標準5項、國內行業標準10項,完成“數字福建”工程項目54項。如今,中心已成為福建省“數字福建”大數據技術服務中心。 作為政務信息資源服務中心,福建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還負責福建省政務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和運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創新設計了低成本、集約化、可持續的省域數字化建設體系框架,為從根本上解決信息煙囪、信息孤島、數據碎片、數據死海等問題,提供了先導和示范;成果“數字省政務信息與空間信息資源共享服務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福建省數字辦專職副主任陳榮輝向記者介紹了另一個典型項目——福建省政務信息網的建設。 【陳榮輝講述】 統建共享是“數字福建”建設的最大亮點之一。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指示我們“要統籌,不要多頭”。按照這一指示精神,“數字福建”的技術支撐單位省經濟信息中心建立了金字塔型的業務架構,形成“一門戶(省政府門戶網站)、兩整合(省直部門數據中心及信息中心整合)、三張網(福建省政務信息網、福建省電子政務外網、數字福建無線政務專網)、多平臺(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省網上行政執法平臺、省電子證照共享平臺等)”的電子政務支撐與應用服務體系,擁有穩定、高效、安全、可靠的服務能力,服務范圍覆蓋全省,可以說在國內首屈一指,綜合效益可觀。比如,建設全省政務信息網,我們很好地堅持了統建共享,通過一次開發、普遍應用、整體提升,解決了各部門不斷增長的建設需求和財政資金制約的矛盾。僅全省政務信息網的統建共享,省直部門無需各自建一套網絡,就節約了財政資金近7億元,更有力地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服務能力。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決策部署,堅持頂層設計引領和統籌,是17年來“數字福建”建設貫穿始終的紅線。 2008年,開展“數字福建”第二次頂層設計,在全國率先描繪完成全省電子政務總體框架; 2012年,國家工信部、福建省政府共同印發《關于合作推進“數字福建”建設實施方案》,“數字福建”從地方主導上升為中央和地方共同推進的更高層次; 2014年,啟動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的第三次頂層設計; 2015年4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數字福建”建設的若干意見》,再造“數字福建”新框架——到2020年,實現“處處相連、物物互通、事事網辦、業業創新”,智慧化應用體系基本建成,信息化繼續保持領先,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的新跨越; 2016年4月14日,“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研究“十三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建設“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福建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