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海上花園”鼓浪嶼早已蜚聲海內外,近年來游客數量更是急劇攀升。統計顯示,最高峰時一天上島游客達到12.8萬人次。不堪重負之下,鼓浪嶼在2014年10月首次采取每日限客6.5萬人次的措施。今年7月8日,在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專家們對廈門市在嚴控上島游客數量所做的努力表示充分肯定。(8月22日央視網)
鼓浪嶼每天限制游客的做法,對于生態保護、文明旅游均是負責的態度。以往從旅游中我們看到,一些熱門的旅游景點,常常是游客紛至沓來追逐地,由于僧多粥少,景點的資源只有這么多,游客的爆棚會讓管理捉襟見肘,加重了景點生態的負重,也導致了一些不文明行為、社會矛盾激化。鼓浪嶼限客的做法,其啟示意義是多面的。
從對生態文明負責的角度來看,限制游客看起來是收入少了,但是對環境保護確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GDP再重要,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就會給當地可持續發展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何況,對于鼓浪嶼的生態保護,地方本來就有優良的傳統,無論是1985年的《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還是2013年的《鼓浪嶼整治提升總體方案》,當地相繼制定出臺了30多部法規、條例、管理辦法和居民自治公約,形成了基本完備的規范體系,足見他們嚴格保護鼓浪嶼生態一貫都在延續好傳統,他們寧可犧牲經濟效益,還要保護獨特鼓浪嶼品牌,這種精神值得肯定和點贊。
從旅游人文的角度來看,每天限制規定的游客上島,也是對游客負責。大家是奔著鼓浪嶼美景來的,而鼓浪嶼一天只能承受一定數量的游客觀光,如果無限制地讓游客涌入,就很難讓游客高興而來,盡心而歸,在加上站在自然環境承受力這個角度,特別是海景的保護、風貌建筑的修復、特色文化精粹的弘揚游客超量都不利于產生文明的秩序,要真正打造城景交融、自然人文有機統一的獨特鼓浪嶼品牌,只有讓島上的風光秩序井然,才能真正讓游客能全方位地感受鼓浪嶼的美。
由此看出,鼓浪嶼每天限制游客,是一舉多贏的生態保護之路,這樣的路也必將越走越寬。因為,山更青,水更綠,島才更美,只有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來守護綠水青山,巧用文化旅游資源點亮金山銀山,才能讓旅游根植文化土壤,根植綠色綿延中的旅游歡歌,才正在越唱越好。(晉安區文明辦 王關林)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8-24晉安區慰問交通文明督導志愿者 送上清涼慰問品
- 2017-08-24晉安區慰問交通文明督導志愿者 送上清涼慰問品
- 2017-08-24晉安區慰問交通文明督導志愿者 送上清涼慰問品
- 2017-08-24清流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動員大會
- 2017-08-24清流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動員大會
- 2017-08-24海滄區組織開展“文明迎賓 環保同行”親子義工專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