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旅游業迅猛發展,旅游也成為社會大眾度假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不少人沒有養成文明出行的習慣,任意丟掉礦泉水瓶、塑料袋、食品盒、紙巾等。這成為旅游景點之痛,更讓精神文明教育蒙羞。暑期到來,又迎來新一輪的旅游高峰,文明旅游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北京開展“帶走一公斤”活動無疑正當其時。
“帶走一公斤”是每個人的義務。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作為宣傳標語,相信每個人都是耳熟能詳,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擁有干凈、整潔、衛生的環境是全社會的期盼,當然也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帶走一公斤”是對游客隨手帶走自己產生的垃圾的形象化表述,其目的就是要讓每個游客注重保護環境。因此,為了盡每個公民必須履行的環境保護義務,“帶走一公斤”是個不錯的開始。
“帶走一公斤”是對他人的尊重。隨手亂扔垃圾,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首先是對保潔人員勞動的不尊重。清掃道路、撿拾垃圾……,這是景區保潔員每天必須承擔的工作。這些工作看起來輕松,實則繁重無比,尤其是在酷暑嚴寒。這些工作很大程度來來源于游客的隨意丟棄行為,亂扔讓丟顯然是對保潔人員勞動的不尊重。其次是對其他游客的不尊重。優美的景區環境是每個游客在旅游中最基本的要求,臟亂差的旅游環境既會影響旅游心情,也會有損景區形象。丟了垃圾,失了公德心。為了尊重保潔員的勞動成果,不影響他人旅游,做一個有公德心的人,不妨從“帶走一公斤”開始。
事實上,文明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實現的,“帶走一公斤”也是如此。一方面必須要加大對“帶走一公斤”的宣傳力度,讓社會大眾去了解、認識“帶走一公斤”活動并且入心入腦,從而主動投身到這項活動中去;另一方面還要靠有效的督導,借助外力督促游客文明出行。
帶走的是垃圾,留下的是文明。讓我們從“帶走一公斤”開始,從自己做起,共同為創造優美的環境盡一份力,在重塑游客形象中讓文明有處安放,以此推動全社會精神文明素養實現質的提升。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