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縣五里街鎮深入開展“美麗鄉村·精神家園”行動,大力實施“民魂”工程,遵循生態規律,把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有機結合起來,以環境塑形,以文化鑄魂,建設形神兼備的美麗鄉村。先后榮獲全國重點鎮、國家級生態鄉鎮、省級文明鄉鎮、省級宣傳思想文化示范鄉鎮、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2016年度泉州市十大魅力小城鎮第一名等榮譽稱號,有2個村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大羽村特色文化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獲2016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大羽、埔頭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并先后獲泉州市美麗鄉村第一名、第三名。
一、寫好生態文章,保留鄉村氣息。我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尊重自然之美,突出生態保護,充分彰顯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讓農村更像農村。一是把好環境整治的“手術刀”。堅持“不大拆大建、不大包大攬、不照搬照套”原則,按照“兩違拆清楚、雜物整清楚、垃圾掃清楚、污水排清楚”要求,因地制宜,傾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大羽村是全省美麗鄉村暨鄉村旅游工作現場會、全省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現場會、全市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現場會的典型點。二是當好文化生態的“守夜人”。堅持“保護是基礎、挖掘是手段、利用是目的”原則,在逐步植入現代文明的同時,大力實施“五古豐登”計劃,堅決保護閩南鄉村文化,做到“傳統民宅一座不毀、老樹一棵不砍、古井一口不填、古街巷一尺不拓”,并大量收集城市建設中被遺棄的老建筑構件,用于美麗鄉村古民宅修繕及基礎設施、景觀建設,既增添了鄉村的古韻,又守住了文化生態的“筋骨肉”。我鎮的五里街老街區被確定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西安村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大羽、埔頭、西安村被列為省級傳統村落。三是做好自然生態的“保護者”。堅持“少求洋、多本土,少硬化、多綠化,少種草、多栽樹”原則,全面整合山、水、田、人、文、宅,把保持農村風貌、利用鄉土材料、防止城市化作為硬性要求,保持了田園風光。在溪流整治中,打造會呼吸的河道;在鄉間小道建設中,鋪就有故事的古道;在景點開發中,留住純天然的風光。“生態療法”讓村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我鎮有3個村獲評省級生態村。
二、講好鄉土故事,建設農村精神家園。我們堅持以小見大、落細抓實,通過傳播“古早事”激勵“現代人” 、宣傳“身邊事”引導“身邊人”,培育家庭和睦、民風淳樸的文明鄉風。一是以“小景致”傳播“大道理”。逐村整理優秀鄉賢事跡,為保家衛國參軍軍人立榜、為熱心公益村民立說,樹立道德標桿,形成輿論導向,彰顯榜樣的力量。利用俗語、牌匾、石刻、圖說等形式,打造特色文化墻,將“八不”行為規范、核心價值觀元素等融入農戶院墻、鄉村道路、公園綠地,讓村民在賞心悅目的環境中受到熏陶、啟迪,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在潛移默化下入村入戶、入耳入腦。二是以“小家庭”傳承“大家風”。深入挖掘族規家訓,發掘了“十二世書香”、“一門四教諭”、“五代從戎”、“六代77人守講臺”等感人事跡;總結出“崇文尚德、廣納致遠”的五里街精神;結合村史文化,打造“仁義遐齡”、“崇德大羽”、“向善高垅”等村級主題精神;逐村逐戶開展亮家訓活動,傳播治家格言,讓傳統美德在村民心中生根、在鄉村大環境中升華。三是以“小善舉”匯集“大愛心”。倡導“日行一善”,點贊凡人善舉,評選好媳婦、敬老人、講衛生等普通民眾典型,引導群眾將善意轉變為善行。涌現出的典型志愿者代表理發師辜克鋒,十年來堅持上門為7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被評為省鄉村道德好青年,以其為主題的黨員微故事入選省委組織部優秀黨員事跡片。還有3人被評為市見義勇為英雄模范,30戶被評為文明戶。我鎮連續多屆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村鎮。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7-27經驗交流丨龍海市:弘揚“五古”文化 培育文明新風
- 2017-07-27文明辦主任訪談丨林炯泉:堅持城鄉一體推進,深化美麗鄉村建設
- 2017-07-27漳州東山縣舉行“文明交通”主題月活動啟動儀式
- 2017-07-26壽寧縣文明辦集中觀看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
- 2017-07-26壽寧縣文明辦集中觀看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
- 2017-07-26鼓樓區巾幗志愿者積極參加文明城市宣傳督導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