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強降雨導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省份遭受洪澇、滑坡、風雹災害。截至7月3日9時,上述8省份48市(自治州)238個縣(市、區)956.4萬人受災。7月2日晚至3日凌晨,洪峰過境湖南長沙時,不少市民上堤,接力傳遞沙袋,參與抗洪。他們一邊辛苦干活,一邊高喊“長沙加油”,現場讓人感動。(7月5日《人民日報》)
博風擊雨,凝聚抗洪搶險的精神堡壘。俗話說,危難之際方顯英雄本色。大家都知道,抗洪搶險現場,情況瞬息萬變,危難隨時都會發生。稍有不慎,就可能流血犧牲。對每一名參與搶險救災的干群來說,都時刻面臨生與死的考驗。可是許多人明知前方有危險,依然奮不顧身向前沖。因為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崇高的信念,用奉獻護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尤其是廣大黨員干部,真正做到了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支部一堡壘。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哪有有困難,黨員干部沖在前。他們中,有三過家門而不入、有家中多位親人遇難,面向家鄉方向磕頭跪拜的軍人、有在抗洪搶險中壯烈犧牲的大學生村官、有帶著10歲女兒到抗洪搶險前線扛沙袋的父親……年齡不分大小,身份不分高低,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這就是戰勝洪水災害,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每一個抗洪搶險現場,都組成黨員干部為核心的戰斗小組,用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凝聚成堅強的精神堡壘,從而戰勝一個有一個艱難險阻,去奪取最后勝利。
頑強拼搏,甘做抗洪搶險的沙袋木樁。近一時期,許多地方,暴風雨頻頻來襲,水庫堤防頻頻告急,隨時都有決堤的危險。軍民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廢寢忘食,搶險救災,并發揚頑強拼搏,連續作戰的的作風奮戰在搶險一線。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沖鋒在前,甘做抗洪搶險中沙袋木樁,哪里需要哪里搬,哪里危險哪里扎根。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斗爭中,一名村支書的小舉動,感動了全國人。7月1日起,一張“5村民將載有巨石皮卡車推入排水渠”的照片,在長沙本地朋友圈瘋傳,根據新聞報道,車主系長沙市黃興鎮仙人市村村支書劉兵。實質上,在各地的搶險救災現場,類似事例隨處可見,有人出人,有物出物,有錢出錢,只要搶險救災需要,隨時都可以奉獻已成為全國尤其是災區人民的共識。他們中,既有黨員干部,也有普通群眾,上演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讓狂風低頭,令洪水改道。
眾志成城,鑄就抗洪搶險的銅墻鐵壁。眾人添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不但災區人民團結一心,共御天災,全國人民也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光榮傳統,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合力抗大災,奮勇拼搏戰風浪。呈現出一幕幕軍民團結,攜手同心,同舟共濟,共刻時艱,結成了命運共同體的喜人場面。這精神如鐵、這力量如鋼,眾志成城,鑄就抗洪搶險的銅墻鐵壁。任何艱難險阻都會被踩在腳下。從唐山、汶川大地震、到九八抗洪搶險等,在全國人民面前,風雨不畏懼,災害又算啥,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練就了一只沖不垮、打不爛的鋼鐵長城。最后的勝利永遠屬于人民。(安溪縣委文明辦 陸敬平)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7-11合力共建凸顯成效 文明之花開遍融城
- 2017-07-11福州地鐵1號線男子將座椅變躺椅 網友:文明乘車
- 2017-07-11文明辦主任三人談:推動移風易俗 建設美麗鄉村
- 2017-07-10閩侯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電子申報材料業務培訓會
- 2017-07-10閩侯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電子申報材料業務培訓會
- 2017-07-10臺江區教育系統聯合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全面開展創建迎評督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