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辦公室各位家長們最熱烈的話題,總是圍繞在暑假如何安排孩子們上各種培訓班、補習班。雖然暑假還未正式開始,但各類暑假培訓班已提前火爆起來。不少家長替孩子拿主意,暑假期間至少報了兩個班,導致孩子需要趕場學習,稍晚報名就有可能都報不上。筆者認為,在暑期,家長最應該做的就幫助孩子高尚人格的塑造和文明習性的養成。
都說孩子的錢最好賺,培訓市場里的競爭也日漸激烈。不僅商家各顯其能,在宣傳上大做文章拉攏客源,而且,網絡發達,分享經濟盛行,也讓傳統的暑期學習班、興趣班的招生和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除了商業化大班教學,憑個人口碑風生水起的“私塾”模式也在一些地方流行開來。說家長工作忙碌“撂擔子”也罷,希望孩子多一門技藝,對將來升學或者生活有些幫助也罷,讓孩子假期能有個好去處,是每位家長的心愿。
可是,暑假畢竟是度過一個漫長學期之后的休整期,讓孩子好好玩耍、充分休息,恐怕才是放假的本意。就算現在升學壓力巨大,如果任由“假”期變成另一個“學”期,也不問問孩子的意愿和志向,家長未免有強人所難,把自己身上的“升學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之嫌。
說到這里,可能有的同志會反駁:“我也是為孩子好”、“別人都報了,自己不報,感覺對不起孩子的將來”。孩子“落后”在起跑線上,誰都不愿意這樣的事發生。可是,是不是花了大價錢,給孩子報了好幾個班,就叫盡到了家長責任?我看不一定。孩子興趣是有,但學什么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怎么辦?學鋼琴學畫畫,半途而廢怎么辦?別人家的孩子都參加比賽獲獎了,我家孩子學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學什么都學不出個門道,怎么辦?
就算給孩子報了這個興趣班那個培訓班,不是說家長就沒有跟進和教育的責任了。在這一點上,“花錢買心安”的心理要不得。生活中時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家長,教育方式上徘徊于“天使”與“魔鬼”兩極,也就是說,給孩子最好的條件,子女提出的要求盡量滿足,但是給了之后卻不管不問,一旦孩子悖逆自己的意思,就打罵斥責,方式粗暴。這么做的結果,就是把孩子一步步推遠,阻斷了了解和溝通之路。家長這里,也會經歷為人父母的身份挫折,我對孩子都這樣了,為什么孩子還是不聽話。
因此,到底讓不讓孩子報班,或者學什么好,我看真不是這個假期的重點。重點應該是,暫時告別學校和課業壓力之后,暑假應該成為家長與子女之間直接溝通的機會。利用此機會,做父母的,真應該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除了學習以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身上有哪些弱點和潛力?他在學業以外有哪些人生志向?在情感的成長、人格的塑造、習性的養成方面,可以怎樣幫到孩子?別讓鋪天蓋地、以牟利為主要目標的暑期招生廣告沖昏了頭腦,好好想一想,暑假里,我可以為孩子真正做點什么,是每位家長暑期前必須弄清楚的頭等大事。(明溪縣委文明辦 陳建華)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7-07-11合力共建凸顯成效 文明之花開遍融城
- 2017-07-11福州地鐵1號線男子將座椅變躺椅 網友:文明乘車
- 2017-07-11文明辦主任三人談:推動移風易俗 建設美麗鄉村
- 2017-07-10閩侯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電子申報材料業務培訓會
- 2017-07-10閩侯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電子申報材料業務培訓會
- 2017-07-10臺江區教育系統聯合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全面開展創建迎評督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