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翟小學的學生整理博愛超市的物品。 楊曉藝攝
“美德少年”蘇婕
廈門同安一中發布的2017屆高考成績單中,有一個名字引起特別關注。她就是廈門市首屆“美德少年”蘇婕。今年高考她考了613分,并獲得北京大學自主招生30分加分及博雅計劃10分加分。6年來,同安區委文明辦先后推薦上榜的全市“美德少年”共11名,他們成為同安青少年成長的道德標桿和美德榜樣。同安區還廣泛推廣“道德銀行”,使之成為未成年人德育的創新載體。
【榜樣】
“美德少年”榮譽的激勵,讓她的夢想觸手可及
時隔6年,從一名陽光少年成長為自信的名校準大學生,蘇婕始終心存感恩,她格外珍視廈門市“美德少年”這一殊榮。“這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既是對品德的一種肯定,也是成長的原則,我要把品德刻進生命里,伴隨我成長。”昨天,蘇婕動情地說。
到北大讀書,是蘇婕6年前立下的志向。從初中到高中,她都在同安一中。高考成績出來后,蘇婕的夢想已經觸手可及,近日正忙著補習英語。回憶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歷,她說,“美德少年”的榮譽始終激勵著她。
蘇婕說,從幼兒園開始,她就在錄音機的陪伴下長大,那些睡前小故事都是通過磁帶播放的。這些故事讓她從小懂得真善美,也學會去關心別人、感同身受。上了小學,有一次去鱷魚嶼采風,遇見“島主”林北水、林大聲父子,第一次認識了紅樹林,理解了“有一種精神會推動著你前進”。
幫自閉癥男孩激發責任感,自己更注重培養好習慣
初一那年,蘇婕參加了廈金夏令營,遇到了一名10歲的自閉癥男孩。大家都在玩游戲,只有他在一邊靜靜發呆。“不能讓團隊中的任何一人掉隊”的想法,激發了她的責任感。在她的幫助下,自閉癥男孩終于笑了。
蘇婕認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有原則的人,要從日常的守時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考前三個月,她的成績一度陷入瓶頸,感到壓力特別大。為了減壓,她去看了一場電影《摔跤吧,爸爸》。說起這部電影,她有自己的想法:“從那個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眼淚忍不住掉下來。”她說,“放開,反而能找到自己的節奏。希望同齡人能從中獲得啟發。”
同安區委文明辦表示,從廈門市首屆“美德少年”評選開始,包括蘇婕在內,同安區還推薦了陳子唯、洪心悅、邵淇馨等11名學生,她們成為了同安區誠實守信、孝老敬親、友善互助、文明守禮、盡責奉獻的學生榜樣。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